京剧入门常识

浅谈对于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认识
1个回答2024-01-27 10:24
1、 首先作为老师自己要先喜欢,要多接触。你会的多了,选择就大。

2、 要多看传统戏,那才是中国京剧的精髓。不要只关注样板戏,那是时代的产物,不能完全代表京剧。但当时的样板戏也是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创作团队,所以也不乏精彩。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脍炙人口的唱段,比如《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唱腔流畅,节奏明快,唱词简洁准确,唱下来也只要一两分钟,好听易学。

3、 对年纪不高的学生,可以推荐故事性比较强、流水板式的唱段,比如《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本来三国演义就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而此段唱对刘关张赵的成就高度概括,学生会产生共鸣;《借东风》对魏蜀吴的局势分析准确到位;《珠帘寨》中三个哗啦啦唱起来酣畅淋漓,还有像《坐宫》中的对唱,故事性都比较强。另外像《卖水》中的表花,活泼俏皮,唱念兼备,很适合女孩子学唱。再大一些的就可以听《贵妃醉酒》等。

4、 让学生多方面了解京剧,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程式、梨园故事。

5、 京剧进课堂,意义深远,从大的角度讲是传承文化。从小的方面将,可以提高审美情趣,丰富生活,增加乐趣。京剧的很多剧目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很多都是出自大家之手,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而且自古以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贫民百姓都有人喜爱痴迷,她一定是有魅力,有生命力的。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2个回答2022-06-03 17:52
逢入京使作者:岑参【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成语知识:出将入相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6:39
【成语】: 出将入相
【拼音】: chū jiàng rù xiàng
【解释】: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回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答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出处】: 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小学生必知京剧常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6:02

一、京剧形成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为给乾隆祝寿,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二、京剧基本知识

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行当。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铁丑。末指的是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音乐常识

1、音阶:五音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常以“五音不全”形容某人不善唱歌。五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后来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排成七个音阶为宫、商、角、清角、徵、羽、闰。

2、乐器:中国古代的乐器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

关于北京的地理知识
1个回答2024-03-17 06:22
北京地理环境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市行政区域面积1641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36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89平方千米(中国城市第1名)。山地面积10,317平方公里,平原面积6390平千米。 北京市全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小学生必知京剧常识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9 06:43

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行为男性人物,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红生等。旦行为女性人物,其中又可细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老旦等。

净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其中又可细分为花脸(铜锤、黑头)、架子花脸、武花脸等。丑行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其中也可细分为文丑、武丑等。

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如梅兰芳的《孽海波澜》,《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青霜泪》等。

狭义地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如:《海瑞罢官》、《红灯记》、《沙家浜》等。

古代的进京赶考,与现在的什么相识
1个回答2024-03-01 01:06
大致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类似。
其实就是一个人从年少开始中考、高考,进大学。然后,考公务员。
跟古代步骤差不多,不过年龄上有些差异。。。

古代的进京赶考有如下,
乡试:由取得“生员”资格的人参加,是在各省省城(或京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因多在秋季举行,又称“秋试”。考中者便称为“举人”,也就是“中举”了。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由各省的“举人”会集到京城举行的一种考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因多在春季举行,又叫“春试”。考中者称“贡生”,意思是贡献给皇帝选用的“生员”。考中第一名的叫“会元”。
殿试:由取得“贡生”资格的应试者参加,进京入朝上殿,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考试录取的人十分有限,只取三甲,各甲只取三名。凡考中各甲头三名的都称为“进士”。考中一甲第一名的叫做“状元”,又称“殿元”、“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朝考:在清代,殿试之后对进士们还要再进行一次“朝考”,特派朝中大臣阅卷,然后根据殿试的名次和朝考成绩,由皇帝分别授予官职。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中了状元,就等于做了朝廷的官了。
学习京剧要怎么入门?
1个回答2023-02-19 23:06
先拜个京剧大师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