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8 21:2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下一句是什么?——答案: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品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 唐 ]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品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作品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作品赏析】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死。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去世。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21 02:05
大漠燕山,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晶莹纷纷扬扬,新月如银色的钩一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什么意思?
5个回答2023-02-22 17:53
月下茫茫的大漠犹如雪原一般
燕山那似钩的寒月斜挂在天边
这是描述沙漠夜景的名句。沙漠在夜晚月光的照射下,有白色的轻微反光,所以觉得“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写远景,燕山上空高悬的是一轮微月,仿佛如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意思:. 大漠的沙像雪一样铺天盖地, 燕山的月亮像一弯银钩(兵器)。什么时候能够给马套上镶金的笼头,在凉爽的秋天飞快地 奔驰在疆场。 --李贺《马诗 二十三首》之五.
你明白了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是谁的诗
2个回答2022-12-20 00:21
李贺的。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 李贺
[全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谁写的
1个回答2022-08-27 17:41
出自中唐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谁写的?
2个回答2022-09-23 14:24
我知道哦!
今天在翻三年级上册的同步阅读就发现了哦!

是李贺
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看在我是你那个那个的份上——
加成最佳答案吧!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23 23:45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金络脑”:给匹马带的金子做的辔头,属贵重码轿穗鞍具。
“踏”:是指马踏。意指:骑马驰骋。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翻译为:什么时候这匹马才能带上金子做的辔头,好让我在这清秋的深秋尽情的驰骋呢?
扩展理解:这首诗借马以抒情,这首诗作者表达了怀才不遇、失望、焦急、伤心的心情。“金络脑”,表示自视甚高,自己是龙种天马,应当装备精良。“快走踏清秋”,表明自己乐于效力,定然不负所望。一个“踏”字写出马之矫健。然而前面冠以“何当”两字,却使热烈的期盼化为一声长叹。
整篇诗的意思是:
晚上大漠里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如雪一样白迟卜,一弯如钩的残月挂在燕山上。什么时候这匹帆旁马才能带上金子做的辔头,好让我在这清秋的深秋尽情的驰骋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哪个
1个回答2022-08-04 02:45
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唐)
之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我有印象,还背过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哪首诗里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2-09-22 00:47
唐朝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全文是: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陶然亭跟哪个名人有关
1个回答2024-06-21 10:05
里边有高君宇、石平梅的墓。还有赛金花的墓。还有一经典的对联,张之洞对陶然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