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道路

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短一些)
1个回答2024-05-28 00:50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有那些海洋名人
1个回答2024-05-28 00:50
郑和、哥伦布、麦哲伦、詹姆斯·库克、达-伽马、迪亚士、恩里克、德雷克
石桥镇的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5-28 00:49

地灵人杰的乐土,孕育造就了不少为国家统一、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文化昌盛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明代的牛金星饱读诗书,通晓兵法,因不堪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率邑民参加闯王义军,凭借过人的才气辅佐李自成,发展壮大义军,推翻明王朝的统治;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者余自修,石桥师庄村人,1926年受中共河南省委派遣,在南阳一带组织农民自卫军,击败四川军阀向国民革命军的进攻,后返乡创建宝丰妇女协会,开展妇女解放运动,从而青史留名;先儒徐璞玉,石桥赵庄村人,同治元年进士,为官政令平易,清正廉明,其创办义塾百余所,造就端人正士以万计之举,后世皆善之,后积劳成疾,卒于任所,著有《汝舫集》,为后人广为传诵;亢宝位,石桥小胡庄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一生致力于半导体与微电子技术研究,多次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著作著述颇丰,影响很大。他们都使石桥大地日月增辉,山河添色。

有坚定信念的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5-28 00:48
1、包拯:又名包青天及包公,廉洁公正且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旦慎罩不平,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

2、文天祥:宝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模闹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即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在柴市从容就义;

3、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数十年来,持之以恒。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孝液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

4、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但其聪颖过人,勤学好问。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5、柳公权:柳公权在书法方面有过人天赋,写的字远近闻名。自遇到用脚写字的老人比用他手写的好。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
比萨斜塔曾有一个传说 跟随一个男人而倾斜?谁知道?
1个回答2024-05-28 00:48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斜塔不是刻意修斜的。您说的那个传说。。我还真没听说过。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24节气谷雨诗词
1个回答2024-05-28 00:47

24节气谷雨诗词如下:

1、原文: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释义:

柳絮纷飞,蛛丝游动,正值暮春三月,风吹雨洗满城落花。不知道在东城外共饮清明酒,比起坐在西窗下面共饮谷雨茶怎么样。

赏析:

清明节和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离得很近;而清明酒与谷雨茶皆为时令佳品。清明酒,是古人在清明节酿制的酒,可养生健体;又可清明祭祀,故清明酒更像是断肠酒。谷雨茶又名春茶,是新年的茶,滋味鲜爽,香气怡人,是希望的茶。“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诗中的“三月”即农历三月,也就是阳历四月。

在这个暮春三月,柳絮纷飞,蛛丝游动,满城落花,诗情画意,饶有兴致的诗人用手中细腻多情的笔,描绘出这个节点特有的美丽景致和风俗习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同时也表现出我国古代文人骚客喜好饮酒品茶、敲诗吟句的风雅。全诗文辞清丽雅致,画面感强,寓情于景,意境疏朗开阔,给人留下美的感受和无限遐想空间。

2、原文: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释义:

无风也无雨,正是晴朗温和天气;翠竹高耸直立,竹节交叉摇曳煞是好看。最喜晚凉天气里,贵客来访;泡一壶松萝新茶来招待。铺纸泼墨,先画凄清冷落的几枝新竹叶;再是数点淡墨,以干笔横皴春山。正是清明已过,临近谷雨的时节;捧一杯香茶坐在竹石画间多么寂静。

赏析:

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 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时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3、原文: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释义:

每到谷雨采茶季节,人人戴了草帽,挎着竹笠篓,在茶垄间缓慢移动。因为只摘嫩叶,总是很难摘满一筐,可是天色很快向晚。

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和中上人的友谊非常深厚。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朋友,中上人给齐记寄茶,作者不像别人,觉得茶不好就不收这份茶,而是欢欢喜喜的接收了,还用他们山里的泉水来泡茶,为了感谢中人,他还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喝中,上人寄来的茶来分享中,上人的友谊。

中国现代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28 00:46
邓稼先\钱三强\袁隆平

他们都是现代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扶绥县的地方名人
1个回答2024-05-28 00:46
吴凌云,扶绥县人,壮族。清末壮族民变领袖,清代延陵王。
黄现璠,扶绥县人,壮族。国际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甘苦(1924-1993),1924年1月出生于广西扶绥县渠旧镇的壮族家庭。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6月至1993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届、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吴西,扶绥县人,壮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李克,扶绥县人,壮族。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2016年,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韦凡昆,扶南乡长沙村人,壮族,大学文化。生于1931年,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参加工作,现任江西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高级工程师。
汪锦璋,东门镇葛村人,壮族,大学文化。1919年8月出生,1953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南矿冶学院副教授。
李素芬,昌平乡木民村人,壮族,初中文化。1930年9月出生,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5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粤桂边纵队战士,清匪反霸工作队副队长、队长,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长,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钦州地区基建局局长,中共灵山县委书记,中共钦州地委副书记、钦州地区专员。
杨倬,中东区思同乡人,壮族,大学文化。1918年6月出生,1950年参加工作,曾任华南工学院教授。
钟纪,扶南县长和乡长沙村(今扶南乡长沙村)人,壮族。钟毅将军胞弟。黄浦军校、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校南宁分校步四队队长,高级班班主任,广西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陆军一七三师师长、第七军参谋处处长,军政部第十补训处处长,第七军军长,国大代表,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官,南京联勤司令部副司令,陆军总司令部副司令(中将)。建国前夕离开大陆。
黄焕云,扶南县砥柱乡那隆村(今渠黎镇那隆村)人,壮族。民国时期曾任国民党桂平县党部书记长、国大代表、中央立法委员。建国前夕,离开大陆。
有关黄山童谣诗歌 急急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5-28 00:46
【儿歌】我爱我的家乡——黄山
时间:2010-11-9 15:29:31 来源:黄山新闻网 作者:姚屯娟 编辑:文潮 【关闭】
(一)黄山松 黄山松呀本领大,石头缝里把根扎。
风吹雨打不害怕,人人见了人人夸。

(二)杜鹃花 杜鹃花,真淘气,漫山遍野做游戏。
披红袍,挂紫衣,把黄山打扮得更美丽。

(三)小小黄山娃 我是小小黄山娃,机灵可爱人人夸。
我学高高黄山松,风吹雨打不害怕。
我学小小杜鹃花,美丽黄山装扮它。
我学红嘴相思鸟,天天唱歌把家夸。
我是小小黄山娃,黄山就是我的家。
历史上姓贾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5-28 00:45
我国历史上的贾姓名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如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18岁时就以诗书文章而被汉文帝刘恒重用,唐朝诗人贾岛还以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推敲的典故,其它如天文学家贾逵,数学家贾宪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但为我国农业生产实践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当属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曾任河北高阳郡太守,他具有广博的农业生产知识,并多次到河南、山西等地了解农耕状况,因为当时民间虽有一些农耕经验,但这些经验都没有形成农业生产理论,贾思勰总结了这些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践,于公元544年,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主要阐述了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耕技术,并根据北方地区春天多风少雨的气候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精耕细作、深耕细耙,中耕除草等耕种理论来解决抗旱保墒问题,对于发挥土壤肥力以利土壤休养的问题,贾思勰提倡各种农作物轮茬倒种,用不同的农作物来调节土壤的肥力。这些耕种理论,1400多年来一直在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



可以说,这些耕种理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期,的确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贾思勰在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认为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为此,他提倡育种要采取单种、单收、单打并用药物浸泡种子来防止病虫害等提高产量的措施,这些措施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据考证,发源于山西的贾姓人氏,唐朝时期就在福建仙游等地形成了很多大户人家,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就有贾姓人氏从这里漂洋过海,迁到台湾,目前,台湾的贾姓人氏主要居住在台北、新竹和花莲等地。



另外还有:贾充、贾耽、贾公彦、贾似道、贾炎、贾安宅、贾虚中、贾仲明、贾仁元、贾凫西、贾平凹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