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佛法

弘扬佛法的僧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3-15 04:49

其实,每个僧人都是为弘扬佛法而存在的

阿育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佛教?
1个回答2024-05-15 19:20

阿育王在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后,为加强对庞大帝国范围内的臣民的控制,他开始利用佛教,把它作为加强精神统治的工具弊携,大力提倡佛教。

在征服了揭陵伽之后,整个印度基本上都归属于阿育王的帝国,他拥有庞大而无敌的军队,已没有明显的对手了,阿育王以后的任务就是如何治理其帝国了,这时,他想到了在印度流传已久的佛教,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鸦片,可以为他的统治服务。于是阿育王便故作姿态,宣布在帝国内要用“法的声音”代替“战鼓的响声”,他要让佛教充当他统治和征服人民的工具。

在揭陵伽战后,阿育王在其帝国范围内大力弘扬佛法,教导人民服从忍让谨行,开始使佛教成为国教,这可从遍布全国的刻石中看出。同时,阿育王还对其他传播于印度的宗教如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宗教持宽容态度,利用它们作为麻醉人民的工具,以利于其地位的巩固。

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大约在前253年,在孔雀帝国的都城华须城召开了佛教历史上著名的第3次“结集”,即是进行佛教经典的编纂。此次集会历时9个月,使佛教经典最后成型,经律论三藏皆备。在进行了大规模的佛教经典的整理之后,阿育王派大批僧侣到全国各地去宣扬佛法,向人们灌输佛教教义,以便于他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统治。除了在国内发起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外,阿育王还广派僧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去传教弘法。

这样,在阿育王的大力提倡与支持下,佛教不但在印度盛极一时,而且还开始走向世界,在亚洲地区广泛传播,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宗教。随着佛教的流布,佛教经典也随之流出,当时佛教的南传北播,其书写经典的语言也出现了分野,南传锡兰的佛教,其经典是用巴利文写就的;北播中亚内陆的佛教,其经典是用梵文写出的,后来中国接受的经典大多是用梵文写成的。

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流布广,影响大,特别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对各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佛教流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与中国文化互塑,形成了独具中国色彩的禅宗佛教文化。

阿育王大力倡导佛教,其本意在于加强自己的统治,但却在不经意间祥卜哗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他成为人类佛教史的重要人物。

弘扬佛法师徒历经磨难
1个回答2024-02-24 08:56
横幅:好事多谋
上联:弘扬佛法师徒历经磨难
下联:彰显正气道义屡胜妖邪
发心弘扬佛法,但我自己不会讲,我该用什么方式弘扬佛法?
1个回答2022-12-21 20:40
身体力行,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佛弟子如何向大众弘扬佛法
3个回答2022-08-10 15:28
一、财布施:分内财、外财。譬如布施你的体力,帮别人劳动就是内财布施;布施掉你的钱财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外财布施。 二、法布施:讲经、印经并结缘给他人、记录讲经说法的碟片结缘给他人、劝人学佛等均是法布施。 三、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是让众生不再感到畏惧。最简单的,吃素就是无畏布施(因为你不吃它们了,它们就不会因为我们的口腹之欲而死亡)。放生也是无畏布施。
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已经弘扬佛法 功德无量

阿弥陀佛 众生是佛
唐朝著名高高僧佛学家是谁为为弘扬佛教,只身一人去取经?
1个回答2024-03-12 22:37
应该是三藏吧!一次骑马到 印度学习佛法。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做什么青年
1个回答2024-01-23 11:55

弘扬大别山精神,就要做有为青年,做政治信仰的坚定捍卫者。

弘扬大别山精神,引领青年坚守信念。大别山区是“28年红旗不倒,22年革命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活动,留下了“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佳话。

弘扬大别山精神,引领青年胸怀全局。胸怀全局,就是善于用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自觉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在革命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是因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弘扬正气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16:00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谈唯梁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含运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山模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叶天士拜师谦学》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李清照少女填词》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 《杨禄禅陈家沟学艺》 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
如何弘扬红色文化?
1个回答2024-02-23 21:16

弘扬红色文化,要以深化研究为基础,以保护利用为前提,以宣传普及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以党史基本著作编写为重点,带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注意挖掘新颖、生动、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口述历史资料的抢救,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要下功夫推动包括党史正本、专门史、编年史以及专题研究在内的整个红色文化研究的开展。要整合党史研究力量,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导向作用,加强科研创新,着力推出一批能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研究成果。

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
1个回答2024-03-08 05:3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戚毕神高碧芹支柱。

2.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表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3.
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慧逗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