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战争

水神和火神最初是因为争谁而有了矛盾?
1个回答2024-02-13 13:20
远古时代,世上一片荒凉,只有许多森林,人们连毛带血地吞吃着打猎得来的禽兽。这时,昆仑山上有一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一位火神,名叫祝融。祝融很慈祥,很有同情心,看到人们生吃禽兽,就传下火种,教给人们用火的方法。人们从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这样不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大家非常崇拜火神祝融。 这样一来,便触怒了水神共工。共工住在东海里,性情很暴虐。他说:“世人真可恶,水与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光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由气愤转为嫉妒,最后终于和火神打斗起来。
两个人的矛盾造成两国战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2:42
比如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克,出使齐国,遭到羞辱,郤克大怒,回国后就率军攻齐。详细情节如下:

先看史书上怎么说,《左传·宣公十七年》的记载是:“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下面有注释:“跛而登阶,故笑之。”也就是说,郤克是个跛子,出使齐国的时候,齐顷公让妇人躲在帷幔后面偷看,看见郤克一跛一跛走上台阶的样子,这些妇人就笑了。

《史记》的记载不同:“郤克偻,而鲁使蹇,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不止郤克一个人了,再加上鲁国和卫国的使者。郤克在这里成为驼背,鲁国使者是跛子,卫国使者则瞎了一只眼睛,三人都是残疾。齐顷公估计是故意要恶作剧,找来驼背、跛子、独眼各一名,分别引导这三位使者。这下效果更好了,《史记》中说是齐顷公的母亲站在高楼上看见这一幕,起码大笑了三次,三位使者肯定都听见了。

鲁国和卫国的使者还好说,因为国家实力不济,只能忍气吞声。郤克就不同了,他是晋国使者,又出身于大家族,底气很足,就要齐顷公把人交出来。可是齐顷公怎么可能把老妈交给郤克处置,于是郤克大怒,后果很严重。《史记》的说法是:“郤克怒,归至河上,曰:‘不报齐者,河伯视之!’”也就是说,郤克到了黄河边,对着河大喊:“河伯你看着,我誓报此仇!”

过了一年,郤克鼓动鲁卫两国一起伐齐,去实践他的誓言,找齐国报仇了。到了鞍这个地方,双方一场大战,结果齐国大败,齐顷公也差点成为俘虏。晋军不依不饶,继续前进,打下齐都临淄以东的战略要地马陉,对临淄形成夹击之势。齐顷公这才怕了,派人去求和。郤克一开始坚持要齐顷公交出老妈来,但是鲁卫两国怕得罪齐国太厉害,以后吃不了兜着走,极力劝郤克讲和,郤克最终撤兵回去了。

按照周礼,一国臣子对另一国国君开战,还要求把国君的母亲当人质,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但是郤克就是这样做了,可见当时确实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全凭实力较量了。看来心高气傲的人真是得罪不起啊,哪怕是开个玩笑,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就要倒大霉了。
家庭矛盾:关于一个不争气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2-07 13:15
像这种情况。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吧,有一些专门的心理门诊部,做心理治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请正视,必要的时候医生会开药物辅助。像他这种情况你们说再多道理他也听不进去的,别跟他说太多。
你能用这两则寓言《矛与盾》和《鹬蚌相争》来解释矛盾吗?
1个回答2024-02-21 18:37
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如何处理小孩之间争抢玩具的矛盾?
1个回答2024-02-23 21:56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谁的玩具谁就应该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他想自己玩,别的小孩抢玩具就是不对的,不经过玩具主人的同意就拿人家的玩具,这是不对的。孩子愿意和不愿意给别的小朋友玩,都应该尊重他。

其次,如果自己小孩想玩别人的玩具,也要先征求别人的同意,别人把玩具给你,你才能玩。

最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谈分享。月龄小的宝宝可以先通过交换玩具来进行分享,2岁多之后,就可以慢慢引导宝宝分享,尤其是在宝宝想要别人的玩具,别人不给他时,就是最好的引导机会。可以这样和宝宝沟通:

宝宝,你特别想玩**的玩具对不对?——先认可宝宝的需求

但是那个小朋友不想把玩具给你玩是吗?——再共情

所以我们就玩不了**的玩具了。——确认结果

你就很难过是不是?——理解他的情绪

妈妈抱抱——安抚他的情绪

那下次有小朋友想玩你的玩具时,你如果不分享给他们玩,他们也会像你这样难过的,是不是?——推己及人

所以下次我们也要分享玩具给别人,这样别人也才会分享给你玩,对不对啊?——得出最后分享的结论

矛与盾和鹬蚌相争你想到了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22:24

自相矛盾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矛与盾 鹬蚌相争
1个回答2023-10-26 10:25
你问什么呀?补充!
经常发生矛盾,产生争吵是用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09:05

势如水火 

【拼音】: shì rú shuǐ huǒ

【解释】: 形容双方就像锋昌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银渗扒容。

【出处】: 《喊橘三国志·蜀志·魏延传》:“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拼音代码】: srsh

明清两次对日战争,为什么结果不同,明朝也是矛盾重重
1个回答2023-01-09 00:33
因为明朝没有准备好
儿童为争扮同一个角色而产生矛盾该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4-27 05:41
那就给在制作一个角色,或是让他们进行比赛啊,谁好谁就胜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