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阅读视频

阅读文章或视频100金币如何得?
1个回答2024-02-18 07:36

都是按时间计算,看的时间越长,金币就会得到越多,视频越看时间越长获得金币越多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分享与讨论》第二章 三种分享
1个回答2024-03-13 13:27
        我们在阅读讨论时,无非就是基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作者将这些体验总结为阅读、讨论的三种分享。

        一、分享热情。

        人们在读完一本对自己比较有影响的书,就会急于和别人分享。常常听到他们以“你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本书,简直写的棒极了!”这样耳熟能详的话作为开头。那么对于没有接触过这本书的人,可能会被这样的热情感染。想要了解这本书谈些“什么”,这个什么,无非是情节,故事背景等等。而很少有人会说“这是一本描写家庭政治的小说,描写后女性社会主义中暗流汹涌的家庭生活”。一般读者是不会以这样学术评论的口吻来谈论的。他们偏向于谈论故事情节,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个人的好恶来谈论情节、主角性格、背景设定或者故事呈现手法等等。

        而如果恰巧对方也看过这本书,讨论就会跳过以上层级,而进入到经验,经验分享的层次。在讨论中,除非有人提到,否则不会有人主动去讨论有关文本的意义,不会一开始就设定主题路线,否则就成了真正的学术讨论。分享经验时,这些交换阅读心得的朋友可能会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单纯的喜好,他们不约而同的为同一个人物吸引,或为某一个情节叫好。一种情绪,是强烈的不以为然,对作者某些部分写作的不满,甚至都不愿意读完。这两种意见在讨论时,如果双方意见统一,讨论往往会比较乏味,可能早早就结束了讨论,而如果双方的意见相左,你来我往,反倒会激起思想的火花。

          那么讨论中既然不会主动提起文本的意义,要怎样才能体现出来呢?其实在讨论中,通过参与者的你一言我一语,文本的意义是可以被逐步界定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分享。

        二、分享困惑。

        人们在讨论中,经常会忍不住提出“你看得懂这一段吗?”或者“真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安排?”这样的讨论与解释,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沟通中文本的意义会被逐步界定。但是不同的阅读群体,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团体在不同时空下,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会存在偏差,所以文本的意义不止一个,阅读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正如弗兰克·克默德所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阅读版本”,就算是一个最简单的文本,也可能会有多种解读,而我们也在分享解决困惑当中,发掘出文字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

        三、分享关联性。

        分享关联性,也就是发现文本中可以依循的模式。关联性的元素可以是语言的使用,情节安排,事件组合,角色设计或者是文本的象征意义。读者从中发现文本的构成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读之有物”,而不只是单纯的对字面意义的阅读,从而把握文本叙述的模式。

        对于小年龄的读者,可以通过童话故事来进行引导。通常在童话故事当中都是有三个兄弟或者三个姐妹,最小的那个往往是聪明又善良。又或者文本中大量反复出现的句子等等,这就是文本世界的脉络。有的时候文本当中,很难寻找出其中的构成模式,那么,阅读者也会借助文本外的模式,有赖于自己个人的语言、生活等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文本。这些经验当然也包括以往的阅读经验。我们也经常会用以往读过的甲作品,来帮助理解乙作品,比较二者之间的角色个性,或者描述二者之间的异同。

        因阅读而开启记忆闸门,正是阅读的本质,这也是阅读之乐的源泉。“说来听听”这样一种阅读讨论,他并没有严谨的架构组织,也不是全面性的论述,更不需要特定的发问程序,也不追究精确的答案,他只是思绪分享的一种方式,读者借此表达自己被作品所激发的想法和热情而已。
为什么文章有阅读量却没有人评论?
2个回答2023-04-23 02:15
不喜欢说废话,咱们开门见山。

如果你的文章就像高高在上的皇子一般,只阐述着自己心里的那点积碳。而阅读文章的朋友并没有真实经历,所以你的文章就没有灵魂,

没有灵魂的文章,自然也就不会引起共鸣
大家来讨论如何阅读文章
4个回答2022-09-20 06:33
阅读理解一定会碰到生词的!这个就是考你如何让生词不挡住你理解全文意思的路,所以碰到重要的生词就根据上下文猜它是什么意思,像副词就直接丢一边去,如果猜不出的话就PASS,继续往下看。
注意,做阅读理解第1步最好是看问题,带着问题看文章对解题目有好处!
论语讲解视频
1个回答2024-01-27 12:51
你可以看一下傅佩荣教授的《向孔子问道》《向孔门弟子借智慧》,这两个视频很不错。
《向孔子问道》偏向于阐述孔子个人思想,中间掺杂一些《论语》经典。
《向孔门子弟借智慧》偏向于孔子所说的言语、德行、文学、才艺几科,通过讲述孔子与这些弟子的对话也讲述《论语》。

于丹的《论语心得》也适合《论语》入门,但是于丹讲的太泛泛,关于孔子的一些方面太做作了,权当普及《论语》了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视频
1个回答2024-02-07 06:52
不妨看看于单的论语心得和论语感悟吧,讲的真的挺好!
关于 海论英语 视频
1个回答2024-03-15 04:28
从零开始学英语海论英语口语三字通海论5分钟英语速成我的生活英语口语
求《论语》的全文讲解视频
1个回答2024-01-20 17:09
百家讲坛就有吧,不过每个人读了论语后都应该自己思考其中的意思,现在的很多人把(我说的其实是于丹)把《论语》功利化了,好像论据里句句都是金句良言,我们都必须遵守。其实我们确实要认真仔细的琢磨研究其中的道理,不能把这当做背书。我劝你还是看看古人和近代人的注译本吧,比如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注集》,刘宝楠《论语正义》,还有近代的杨伯峻《论语译注》,钱峻《论语浅讲》。注意理解其中的意思最重要,最好有自己的注释与见解。

你要是真愿意仔细学最好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边看边跟别人讨论。
论语十二章的论语简介
1个回答2024-02-01 23:59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