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及翻译

《宋史》之《道学传序》的翻译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3 11:58
道家学问的传承顺序
史记的顺序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6-02 07:11

顺序如下:

五帝本纪第一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周本纪第四

秦本纪第五

秦始皇本纪第六

项羽本纪第七

高祖本纪第八

吕太后本纪第九

孝文本纪第十

孝景本纪第十一

孝武本纪第十二

扩展资料: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二、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三、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怎样读经史子集,有次序吗?国学,我迟到了。
1个回答2024-03-15 08:45
你可以参考梁启超第二次开的数目:四书五经,老子,庄子。这是中国人必读的。佛教的可以读《六祖坛经》这是佛教东传结合中国之精华发出的广义佛教。如果这个经济发达的年代,人心不古。有点见识的人不多了。经是常理常道,就如地球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围绕这太阳转一样。但经是客观的。对于人来说怎么合道才重要。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与其他不同的属性。人性很复杂但还是有抓手的。人要讲良知。你看现在社会的诸多问题都是因为人心偏离的道心。人性偏离了天性。中学为题西学为用,不可故步自封也不可全盘西化。看问题不能是简单的平行的也不是非此即彼。多要包容的看,本末的看。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中找到答案。未来的世界必须要儒家的学问和广义的佛家的学问才能解决。按照西方的弱肉强食必然毁灭地球。那零和博弈没有未来的。所以,我们既要守住本又要学习科技。
历史名人排序
1个回答2024-03-25 07:10
时间先后:

孔子、庄子、孟子、屈原、司马迁、范仲淹、曹雪芹
史记分类顺序?
1个回答2024-06-05 01:07

顺序如下:

五帝本纪第一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周本纪第四

秦本纪第五

秦始皇本纪第六

项羽本纪第七

高祖本纪第八

吕太后本纪第九

孝文本纪第十

孝景本纪第十一

孝武本纪第十二

扩展资料: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一、本纪

“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其中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记载秦汉历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

二、世家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三、列传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记述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国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五五代史伶官传序。写一篇读后感
1个回答2022-09-10 17:25
这里不包作业,小同学
按时间排序的世界历史大事
1个回答2023-04-12 11:26
自己看世界上下五千年
请问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分别是多少年?
1个回答2022-10-04 13:05
新华字典后面就有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2 17:49

《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抑后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2 17:52

《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抑后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