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进入潜意识疗愈

王铭桓的潜意识疗愈到底有没有用啊?
2个回答2023-08-14 20:05
楼上的朋友,王铭桓老zd师潜意识疗愈的却只需要几个小时,我是经历过的。是老师把专我幼年的那些负面情绪清理走,彻底原谅了我的爸爸妈妈,我现在有能力为爸妈做事。心灵成属长我个人认为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寻回赤子之心,探索潜能,活出新生的自我
1个回答2024-02-12 21:31
对于《色戒》的结尾,电影和小说的表达是完全不同的。电影结尾,易先生动了真情。他坐在王佳芝睡过的床上,黑暗中,他若有所思,眼里含着泪光。

小说结尾,易先生是无情的。他回到家,心里想着如何吓唬易太太,都是她引狼入室。

相信多数人更喜欢李安的电影《色戒》,而不是张爱玲的小说《色戒》,而是同样的悲剧,观众在李安的镜头下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温情,读者在张爱玲的文字里感受到的是人性的苍凉。

张爱玲笔下的苍凉,源自她成长过程中缺爱的创伤。张爱玲自幼父母离异,父亲颓废,继母刻薄,母亲冷漠。幸好张爱玲拥有旷世的才华,在经济上独立。在世人的眼中,张爱玲是孤傲、冷漠的,有些不近人情。从心理学上讲,张爱玲心中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在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中作者施琪嘉写道:“一个人一生所受的种种困扰,大都源于幼年的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生活。”

施琪嘉 是一名高校教授、医学博士,知名的心理学专家,做过神经科和精神科医生,主要从事精神分析和人格障碍治疗。她认为很多人的消极自我在童年就产生了,这种消极自我就是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健康的原生家庭,他的内在小孩就是健康快乐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特别糟糕,得不到父母的善待,他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阐述了爱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寻回赤子之心,探索未知的潜能,才会活出新的自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夸奖和道歉,父母的疏离、打压、嘲讽都会伤害孩子,在心里留下创伤。

缺乏陪伴

陪伴是有一个人在的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陪伴去形成思维模式,产生情感,获得安全感。当孩子感受到有人陪伴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宁静的,感情是丰富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模仿,父母要成为孩子好的模板,才能培养出充实、有趣的孩子。在母亲陪伴的过程中,孩子会将母亲作为一面镜子,从中看见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镜映过程。比如母亲对婴儿微笑,婴儿也会对母亲微笑。

陪伴孩子需要用心,也就是要与孩子互动,比如做游戏。这样就让孩子在互动中学会了共情,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陪伴没有用心,孩子的内心没有接受到情感,他就没有学会共情,长大后他就是一个空洞、无趣的人。

此外,缺少陪伴的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在父母离开时,会有被抛弃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不被需要的、被嫌弃的。即使成年后,他们也特别黏人,比如:不愿去外地读大学;还有的人就是特别“作”。

缺乏夸奖

孩子在五六岁之前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如果得到父母真心的夸奖,他就会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当他六七岁上学后,他才更有自信心面对周围的挫折。

有些父母认为夸奖会使孩子变得骄傲自满,其实,孩子在小时候是需要被鼓励和夸奖的。如果父母经常训斥、贬低孩子,很少夸奖孩子,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有两个极端:自卑和自大。

自卑的内在孩子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做得不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总之,没有自信心,在学校也可能会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自大的内在小孩就是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最有能力的。这是因为过度的自卑,在他的内心幻化出一种“超能力”,弥补在现实中的受挫感。

自大的内在小孩喜欢求夸奖,说话总是要扯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话题上。这种自夸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他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夸自己上。

缺乏道歉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如果父母做错了事情,误会了孩子,就要学会向孩子真诚地道歉,敷衍的道歉,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道歉意味着孩子得到了安抚、尊重,被公正地对待,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孩子也学会了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有些父母以为道歉就丧失了权威,错了也不向孩子道歉,结果是孩子会感到委屈,而且孩子也学会了拒不认错。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诉讼型人格障碍,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引起他的强烈不满,好像别人都欠他的。比如路怒症、得理不饶人。

心理大师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父母要尽量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帮助孩子探索世界,这并不是溺爱,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感情深厚,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子女与父母的感情也更平淡、冷漠。

从小缺爱的孩子,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长大后有强烈的占有欲。比如:喜欢占有食物,喜欢美食;喜欢占有物品,喜欢买东西。

除了占有欲,缺爱还会使人产生嫉妒,有攻击性,严重的还有毁灭性。比如有的人喜欢出风头,喜欢抢好处,喜欢说别人坏话。

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都需要获得相应的爱,也就是恰当、稳定、持续的爱。

恰当的爱就是给予孩子的爱上孩子需要的,过多和过少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在成长的各阶段所需要的爱是不一样的,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母亲的喂养和爱抚,而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稳定的爱就是给予孩子的爱是孩子熟悉的,比如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语言、熟悉的食物、熟悉的环境。父母要经常出现在孩子面前,有固定的相处模式,经常变换环境,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持续的爱就是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一直爱他的,不能因为孩子成绩好就爱,成绩不好就不爱。

爱是抚慰心理创伤的良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鼓励、包容的环境,他就会成为一个温和、自信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说:“孩子会在父母注视自己的喜悦眼光中看到自己。”

父母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孩子就会在父母身上看到自身的价值。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消失,他总是躲在角落里看世界。只有让内在小孩与过去告别,才能让内在小孩和自我一起健康地成长,探索自己的潜能,整合出一个新的自我。

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可,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这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而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最初的自我认同是性别上的男女的认同,然后在成长中受到父母和社会的影响,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同自己,比如,男孩不许哭,女孩要贤惠。

多数人的自我认同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的,和同事、家人有关系。而 “大我”的自我认同 ,不是放在人际关系上,而是放在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上,向自己的内心探索,寻找内在的快乐。

要达到“大我”的自我认同,需要到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见识。

增长见识需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向良师益友学习。普通人不能天天去旅行,遇到的良师益友也有限,最简单的是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寻回 赤子 之心

生活中你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不爱斤斤计较,不会目中无人,经常做一些“不划算”的事情,他们为人友好、遇事沉稳,待人接物大方得体,让人如浴春风一样,这种人就是保有赤子之心的人。

一个人的赤子之心需要在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中滋养出来,如果成长环境不好就没有赤子之心。其中的原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内在匮乏感,即使长大后生活富足了,这种内在匮乏感仍然存在。

比如小时候挨过饿的人,成年后生活富足了,但是,他们心中总有饥渴感,很喜欢吃。所以,要寻回赤子之心首先是满足内在的需求,消除内在匮乏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购物。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买买买,买回的东西可能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他们只是用钱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确认自己的内在价值。不过,买东西只是暂时满足购买欲望,过一段时间后,又会产生内在匮乏感。

除了买东西,人还可以通过探索自身的潜能来获得内心的满足。

探索未知的潜能

精神分析大师荣格认为,人在成长阶段,会将注意力放在母子关系、伙伴关系、人际关系中,只有在35岁之后,才会向内自我探索,将注意力从人际关系转向对自然、对内在自身的渴求。

很多人安于现状,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和焦虑。其实,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也是不可限量的。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会产生精神上的乐趣,这种乐趣远胜于世俗生活中的一切物质上的乐趣。

科学家探索的是人类的科研工作,比如屠呦呦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普通人没有科学家那么伟大,但可以有自己的癖好,通过癖好去探索自己的内在感受。

“人无癖不可交”。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癖好,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兴趣,那么,他对任何事物和人也是没有深情的,所以“不可交”。

人的癖好多种多样,旅行、唱歌、打球都可以,即使是很小的癖好,也会在平淡的生活中给自己增添一份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有了癖好之后,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无限的可能。

2018年诗词大会的总冠军雷海为,就是因为喜欢诗词的癖好,从一名快递小哥成为教研老师,从而改变了命运。

结语: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告诉我们: 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要发展成一个自信、健康的内在小孩,需要认同自己,寻回自己的赤子之心,向内探索自身的潜能。

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自身的内在价值,受伤的内在小孩得到了疗愈,同时告别了“我不行”“我不好”的内在小孩,从而活出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不管过去有没有得到过爱,自己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都不晚。
怎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3个回答2022-12-27 23:35
睡觉。
人在睡眠时,大部分意识便会由感知外在转化到感知内在,梦境就是潜在意识状态下的活动。
怎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1个回答2022-12-14 23:40
在心理学专家催眠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怎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1个回答2023-04-24 18:55
潜意识的话其实是一个人的表层想法,其实有些时候要去进入到这个里面,可能是需要你自己有一定的这个观念跟想法,这样子的话才会有更好的层次,就是你最早的那种想法。
怎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
3个回答2023-08-12 00:34
梦,因为当人在清醒的时候,理性是不允许我们暴露自己的弱点的。催眠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人处在睡梦中的时候,精神是最放松的,那些平常在生活中无法发泄出来的东西就会通过梦来呈现。这些都是有依据的,推荐你去看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看完后你基本就会通个过梦境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冥想,让我更接近自己的潜意识
1个回答2023-12-09 08:11
两年多前,我养成了每天冥想的习惯,这个习惯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如果问我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我想是,它让我更接近自己的内心,帮我看到自己潜意识的东西。

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先给各位展示几个最近发生的事情。

大姨子带外甥来北京玩,老婆有事儿,我只能单独陪同。故事就发生在此时,出发时我罕见的把车钥匙忘在了家里,无奈又跑回去取了一趟;可同样的事情又在返程时上演,从景区里出来,我让大家先在门口等着,独自去取车,走到车前时才发现钥匙放在了儿子的背包里,又是一趟折腾。

一趟出游,来回两次都莫名其妙的忘记带车钥匙,我并不能简单的将此归为忘记了。事后,我和老婆说:“看来我是不想单独陪着你姐出去玩,故意出现了这么多状况。”妻子笑笑表示了赞同。

前几天早晨,老婆突然责问我,你今天吃枪子儿了,一大早就气汹汹的。

我很自然的陷入沉思,闭上眼睛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这是长期冥想的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马上闭上眼睛去感受自己的情绪。我发现自己因为一件事情的处理上,对老婆很有意见,但我当时压住了自己怒火,而今早的愤怒就源自那件事。

向妻子反馈了这些后,我的敌对情绪马上就消失了,两人相视一笑,事情也就过去了。

国庆回老家,丈母娘张罗三个女婿来家里吃饭,我在饭桌上绝无仅有的开始各种“挑刺儿”,“这土豆没熟”,“这牛肉好老”……并把这些东西都吐在了桌子上。

事后,老婆责问我说话太没水平,要知道这是全家族的聚会,而我却没给丈母娘留一点面子。

仔细想想,老婆批评的是!类似的事情我以前可从没有发生过,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人”,不要说对老人,就是对同龄人我都尽量的克制自己的“无理”。

仍然是闭上眼睛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这成了我下意识的行为,我很快就感受到对丈母娘有股浓烈的怨气,再深入内心,就发现这股怨气来自她对做了开颅手术后老丈人的态度,这让我很不满,但我又不能直接去表达这股怨气。

知道了这些后,我便不会再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感到羞愧,因为它们都是我情绪的一部分,都属于我,我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试图去压制它们,而要想办法理解它们,和它们共存。

冥想,在很多人眼里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重在修心,在实践的路上,每个人的体验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内心归于自我,不被外界的纷繁所干扰。

锤炼内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冥想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也是最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一种,因为它抛开了宗教的束缚、抛开了文化的约束,只关注于自我内心的成长,所以适用性会更广。

但不得不说,冥想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大多数人要进行一辈子的实修才能达到所追求的心境。

就我而言,到目前为止,对于情绪较小的波动,我能够做到及时感知并很快的平复,但是当这股情绪太过强大时,我除了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外,也是别无他法。好在 我现在已经接受了我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是完全可以在一个人的体内共存的。

 

文末,希望你找到自己的修心之路。
怎样进入人的潜意识
3个回答2022-09-25 14:37
放松再放松,自然再自然
如何进入潜意识?
2个回答2023-04-01 11:40
潜意识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出现,其实这也是你自己心中所念所想。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只要你不去想负面的事情,而选择有积极性、正面性、建设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你自己的命运。
如何将感恩注入潜意识
1个回答2024-03-23 22:51
1、不可能将感恩注入潜意识。
潜意识是心理系统的基础层次。主要是和生理过程直接关联的内心欲望,包括食欲和性欲。
2、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感恩意识)。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加州有个叫沃尔逊的小镇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们。善良的村民给这些不速之客送来饭菜,有些人连一声“thank you!”都没说就狼吞虎咽。镇长杰克逊把饭菜送到一位青年面前,这位青年却说:“你家有活儿要干吗?”“没活儿。”“我不能为你做事,家不能吃你家的饭菜。”杰克逊说:“有活,有活,吃完再去干活。”年轻人说:“干完再吃!”镇长说:“那你就先帮我捶背吧。”年轻人吃完饭,留在镇长家打工。杰克逊劝说女儿玛格珍尼嫁给这位年轻人:“你别看她现在一无所有,但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二十多年后,这位青年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他就是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