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苗助长

拨苗助长的意思是
1个回答2023-12-18 08:30
拔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公孙丑上》。该成语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含贬义。也写作“揠苗助长”。
例句: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拔苗助长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把事情搞坏。
拔苗助长的方式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培养教育儿童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干拔苗助长的蠢事。;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从前,有一个农民总是担心自己种的秧苗长得太慢。;让他有时间和空间自己成长。言外之意好像是说不应该拔苗助长。
欲速不达!培养人、培养队伍也不能拔苗助长,压力必须一点一点地加上去。有时候,我竟等不到花开,便拔苗助长地把花萼的绿瓣一瓣瓣的分开。
急于求成,往往失败我们不能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为了防止复发,拔苗助长是绝对不可以的。;好高骛远只能眼高手低,拔苗助长终究欲速不达。
揠苗助长和拨苗助长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3个回答2023-03-13 00:20
揠苗助长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拔苗助长的意思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一样的!
拨苗助长打一动物
1个回答2023-12-09 20:58
“拨苗助长”打一动物是指鸡。“拨苗助长”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通常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拔苗助长意味着很心急,而在动物界中,鸡是起得最早的生物,有着“急性子”之称,所以“拨苗助长”打一动物是指鸡。

“拨苗助长”词语出处
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死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成语寓意
“拨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生长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其效果适得其反。这则成语还告知人们一个具体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拨苗助长原文
1个回答2023-12-01 01:10
【内容】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近义词】 欲速不达,拔苗助长
【反义词】 放任自流、循序渐进
【用 法】 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也不能放任自流。
【典 故】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提示】
“拔苗助长”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它的出处就是这则寓言故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违背它,改变它。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把事情办坏。我们都应该以宋国这个农民为戒。
[注释]
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趋——快走。往——去,到..去。
⑥槁(gǎo)——草木干枯。
⑦非徒——非但。徒,只是。
⑧其人——他家里的人。
【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参考资料:老师上课讲的
拨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什么
1个回答2023-12-05 00:33
拨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发展规律的,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拨苗助长说明了什么道理
5个回答2023-12-16 13:05

拔苗助长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过度干预和急于求成可能会导致不良结果。

拔苗助长的典故:

这个典故讲述了一个农夫在田地里看到自己的麦苗长得很慢,于是他决定拔掉一些苗,希望这样能够加快麦苗的生长。然而,结果却是相反的,拔掉的苗反而导致了整体的凋零,最终没有收获。

典故寓意:

这个典故的寓意是在某些情况下,过度干预和急于求成可能会适得其反。它提醒人们要有耐心,给予事物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自然生长和发展。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应该避免过度干预和急于求成,而是要学会等待和耐心,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

应用:

拔苗助长这个典故在农业中有着实际的应用,也被引申到其他领域,包括教育、管理和个人成长等方面。它提醒我们要避免过度干预和急于求成的心态,而是要给予事物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拔苗助长的例句:

1、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拔苗助长,而是要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逐步积累知识和技能。

2、拔苗助长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保持耐心和坚持,不要急于求成。

3、拔苗助长的错误会导致学习的质量下降,因此我们要避免过度关注结果,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和积累。

4、学习需要时间和努力,我们不能指望通过拔苗助长的方式来迅速取得成果。

拔苗助长的心态会让我们忽视学习的细节和基础,而只关注表面的进展。

5、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要避免急于求成和拔苗助长的心态,而是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6、拔苗助长的做法会让我们错过学习的乐趣和深入理解的机会。

拨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3-12-14 19:17
拔苗助长又叫揠苗助长,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宋国人知道后一脸懊悔)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用法:作主语、谓语,也可作定语,含贬义。
示例:
1.宋代吕本中《紫微杂说》: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2.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摧残。
近义词:欲速不达、急于求成。
反义词:顺其自然、循序渐进、放任自流。
拨什么助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17 18:06
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 处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例 句
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欲速不达 适得其反 揠苗助长
我推荐的一本书《寓言故事》拨苗助长
1个回答2024-01-07 07:22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是同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18

“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是同一个故事。二者是近义词。揠苗助长释义: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