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李姓起名

谁知道百家姓李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2-09 00:23
百家姓李姓的由来(1)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李氏。传说殷商末年有理征,其子利贞,改为同音的又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李为氏。(2)据《北史.李士谦传》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3)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chi]李氏,进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4)唐朝皇帝姓李氏,“李”遂为国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有十六家皆赐“国姓”李氏。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姓李氏。由此李氏人口大增。
百家姓姓李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08 18:01
李广射虎:形容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李广曾在蓝田南山中射箭,把草中的石头当成老虎,发箭便射,箭头竟然陷入石中。后李广防御匈奴,居右北平,又亲射猛虎,终将虎射死。
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封,命途乖舛。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将军李广,抗击匈奴,屡建战功,有飞将军之城。李广从弟李蔡,名声不及李广,却封为安乐侯,位至三公。李广部下因军功封侯有数十人,唯独李广终未封侯。还有李代桃僵、李氏断臂、李贺诗囊、李郭同舟、李膺门等。
百家姓为什么用张、王、李、赵等这一百个姓,别的姓为什么不在百家姓里?
3个回答2022-08-29 06:10
这是传统的百家姓,也就是宋朝时期版本的,收录难免不全的。就算是现在也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数字。
百家姓姓李的典故?
1个回答2023-11-29 06:15
李广射虎:形容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李广曾在蓝田南山中射箭,把草中的石头当成老虎,发箭便射,箭头竟然陷入石中。后李广防御匈奴,居右北平,又亲射猛虎,终将虎射死。
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封,命途乖舛。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汉将军李广,抗击匈奴,屡建战功,有飞将军之城。李广从弟李蔡,名声不及李广,却封为安乐侯,位至三公。李广部下因军功封侯有数十人,唯独李广终未封侯。还有李代桃僵、李氏断臂、李贺诗囊、李郭同舟、李膺门等。
百家姓起名:李姓起名大全
1个回答2023-12-24 12:12
  李姓是咱们当今中国百家姓当中的一个姓氏,也是全球第一个大姓氏,人数比较多,全球人口查过一亿人。李姓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姓李的宝宝出生之后,我们应该要按照 百家姓起名 给姓李的宝宝如何取名呢?
  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姓李的男孩名字:
  李炳诚 李式沁 李强辉 李懋森 李佳音 李振瑜 李远哲 李思逸
  李坤达 李冰姿 李峻博 李泓萱 李二宽 李燃辛 李露荷 李枝林
  李晓风 李依蕊 李燃新 李芝林 李若彤 李睿岳 李进斌 李若兰
  李进杰 李经翰 李富珠 李乃骞 李睿德 李致林 李长耕 李家熠
  李治林 李青坡 李科锋 李树峰 李长庆 李清池 李铖海 李树雷
  李方毅 李晨湖 李自林 李培君 李昱锋 李亚楠 李紫林 李方义
  李季方 李之林 李家航 李泽晓 李晓超 李孝纯 李知林 李泽娴
  李孝然 李燃昕 李亚琨 李香兰 李莺鸣 李杭泽 李河鸳 李炳汁
  李冠男 李汉修 李炳汗 李俊博 李默函 李兴旺 李慧峰 李泽含
  李庆贵 李彬杰 李僖林 李鸿羽 李宇骏 李广东 李琪昂 李斌杰
  李思仪 李源潮 李靖依 李东书 李宜书 李欣炽 李宜珊 李蔷薇
  李建生 李强伟 李屿峻 李玉昆 李虞峻 李金朦 李羽晟 李宇峻
  李羽凡 李慕蹊 李口彗 李源仔 李柳萱 李扣荣 李地维 李煜林
  李昊运 李昊默 李美璇 李玫霖 李金青 李振军 李淑涵 李炳全
  李蓓蓓 李有洪 李学生 李君烨 李思瑜 李亦丹 李泽旋 李亚飞
  李淑娴 李后锋 李善良 李培羲 李佳祺 李浩胜 李永生 李吉东
  李红云 李集寅 李泽西 李睿峰 李其锋 李培铷 李问巧 李婉婉
  李睿锋 李希光 李钰桐 李天晓 李建岐 李卓恒 李小溪 李泽桐
  李双竹 李威岐 李又臣 李又亲 李杭碛 李英华 李杭岭 李素海
  李昊炎 李杭帅 李帅杭 李帅岐 李杭岐 李杭炜 李元惠 李杭杭
百家姓有哪百姓?
1个回答2024-04-05 22:50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众所周知的《百家姓》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从中了解百家姓的起源与其深远影响。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十世纪北宋朝代起在中国广为流传。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 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 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 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百家姓歌】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翟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后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
百家姓的来历
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与原始的姓并非同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古代的姓与氏两方面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以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往往以此作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微号,这就是图腾。“图腾”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摘要》中明确指出:“图腾一辞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有些图腾,后来转化为人的姓。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秦国该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许多姓,如姬、姒、姜、赢等,都带有“女”字。 氏是姓衍生的分支,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解释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水之源头、木之根本的意思。 《左传·隐公八年》记有:“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这是说,帝王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给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根据封地命名氏。由此可见,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社会职能上说,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正如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说:“氏所以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回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能”。

战国时期,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庭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见于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在《史书》中写秦始皇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尽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仍然有贵与贱之分,其区分依据就是看有无“地望”,即“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就是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庭,意思是世居某郡,以当地所仰望。 随着姓氏的产生,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汉书·艺文志》所裁《世本》15篇,据说系战国时史官所撰,是中国最早系统记裁姓氏来源的典籍。 此后,姓我著作层出不穷,例如:西汉有史游的《急就章》;东汉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南朝宋有何承天的《姓苑》,齐有王俭的《姓谱》,梁有王僧孺的《百家谱》、徐勉的《百家谱》;北齐有魏收的《魏书·官氏志》;唐代有官修的《氏族志》,柳冲的《大唐姓系录》,韦述的《开元谱》,柳芳的《永秦谱》,张九龄的《姓源韵谱》,林宝的《元和姓纂》;宋代有无名氏的《百家姓》,邵思的《姓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郑樵的《通志·氏就篇》;明代有吴沈等的《千家姓》,凌迪知的《古今万姓统谱》;清代有熊峻运的《新纂氏族笺释》,任若海的《太平图话姓氏综》,张澍的《姓氏寻源》,等等。这些姓氏书,尽管由于受时代的=阶段的制约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为今天的姓氏研究提供许多有用的资料。 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呢?据《半月谈》报道,“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39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都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归纳起来,分门别类,大致有以下十几种来源: 一、以国名为姓氏。夏、商、周三代,尤其是周朝,大小诸侯国遍布神州,有许多国的王族以国名作为姓氏。 二、以邑、亭、乡名为姓氏。邑指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乡、亭都是古代行政区划,秦汉时,大体上十里一亭。每乡约12500户,十亭为一乡。 三、以居住地为姓氏。一般是无封土之人采用这种方式,其中复姓较多,大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四、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 五、以祖上谥号为姓氏。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根据其生平行为褒贬善恶所加的称号叫溢号。 六、以爵位为姓氏。爵位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 七、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 八、以官职为姓氏。 九、以技艺为姓氏。 十、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 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赐姓即天子、皇帝赐给臣民的姓。避讳,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亲的名字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 十二、因避仇、避祸而改姓。 十三、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古代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羌、氏、羯等少数民族原有的复姓、三字姓、四字姓,经过多次民族融合,有的已改成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 十四、其他。

-------------
另外,还有新的百家姓:
新华网北京2006年1月10日电(记者 李斌、张建松)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国新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

新顺序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百家姓有没有“李斯”这个姓?李斯丹妮是不是复 姓李斯?
5个回答2022-08-03 21:45
中国历史上没有姓“李斯”的,而且现在也还没有这个姓(假如设定是有,也不能算是复姓,而是双字姓),李姓斯姓都有。李斯丹妮姓李名斯丹妮,回族人。
百家姓里姓的最少的姓
1个回答2024-04-18 13:37
【倒数第四:山(yà)】

袁义达说,这个姓是研究组在安徽省涡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的,共有2000人左右。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互相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倒,组成了这个新姓。研究组帮助他们互相之间取得了联系,同时,考证了姓氏的来源,确实如他们所说。

【倒数第三:死】

据袁义达讲,“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

【倒数第二:难】

分布于河南省,是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姓发展而来,原本是一种鸟类的名字,由于当时人崇尚鸟类,把姓起成了“难”,后北迁,大部分迁徙到了朝鲜半岛,中国已极少存在。

【倒数第一:贶(kuàng)】

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阳市区,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员。其姓不过百人,据言均出一系,考据来自河南安阳市一中的一退休女教师,贶泽芹。
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头,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5-21 18:53
首先是赵:

《百家姓》最早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那时候民间有一个学者,年老在家无事可做就读书习字同时批注一些古典文集。有一天他的一个学生问他,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姓氏,都是什么。他答不上来,被年幼的学生笑话了,他并没有责骂学生,而是陷入了沉思。确实,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个人对全国的姓氏进行整理。他认为一个国家内所有人民的姓氏,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

他收集了周边所有的姓氏、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的姓氏、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姓氏、以及别人告诉他的姓氏。他把这些姓氏都记录起来,后来逐渐的就收集的七七八八了。后来这件事被当时的皇帝听说了,就要看看他收集的那本记录姓氏的书,他很高兴,也很惶恐。于是连夜仔细的查看自己的记录是否那里有错误,后半夜他在书桌前睡着了,梦到自己被杀头,因为皇帝说他要谋反。

老先生被吓醒之后,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一介布衣书生,何德何能去谋反?那么问题一定就出现在这本书上,他有仔仔细细的查看,直到要上缴的那一刻才明白,原来他把自己的姓氏写在了第一位!于是赶紧改了,把皇帝的姓氏写在了第一位,而宋朝时期皇帝姓赵,于是赵就成为了《百家姓》中的第一个。

其次,钱孙李

匆忙之下,老先生只更改了皇帝的姓氏为第一个,后面的并没有变动。这本书传到了皇帝手中之后被大加赞赏,也就在文武百官之中流传了开来。那些达官贵人打开一看,想要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姓氏,结果找了半天才找到,这让他们很是不满,因此就要求老先生重新排名,要把他们的排在前面。而当时宋朝除了皇帝姓赵之外,“钱、孙、李”三种姓氏是当时最显赫的贵族的姓氏,所以百家姓就以“赵钱孙李”开头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