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槐花的名家散文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什么什么的文体它的特点是什么从什么落
1个回答2024-02-05 13:17
散文

1. 概念: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2.分类: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

3.散文揭示中心的方式: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

4.线索: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用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作为线索。
母亲·老槐·槐花糕-散文
1个回答2023-11-29 09:31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槐花香。

  五一节至,接到母亲的电话,让我和老公回家吃槐花糕。驱车往家赶,未进小村便已见一路槐花开得正旺,远看似铺满棉絮的山丘,或高或低、连绵不断。老公打开车窗,香风扑进来,占满了车内整个空间,也占满了我的心。

  老公边开车边笑我这个快要做妈妈的人却还像个孩子,我靠在老公肩上,撒娇地说,在父母和你的面前,我想做个永远的孩子,以后你还要像我疼我们的孩子一样的疼我。老公笑笑。

  走在进村的小路上,久违的熟悉,为了生计也为了腹中的baby,已经好久没有回村了。虽然城市马路旁盛开的香花槐的香味,很多次把我带入梦中的小村。路旁的麦田和果园中乡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弥漫于槐香中的笑声一下子感染了我,而那又香又甜的槐花早已让我垂涎三尺。村口那棵老槐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但至今槐花满树,槐香四溢。让老公在树下把车停下,走下车来,走到槐树根下,张开双臂抱住了它布满沧桑的躯干,槐香经鼻孔进入身体,渗入血液,充溢于心房,心,一下子平静下来……

  经历世事沧桑的'东西往往被人为地附上些许的神奇,村口这棵老槐也是如此。儿时听村中老人言,村中曾有一户人家,儿子要外出谋生,不知何时回来,母亲在他临行前在门前种槐一棵,告诉他不管什么时候回来,看到门前槐便是自家门。儿子一走多年,始终没有回来,但槐树却经历风风雨雨后越长越大,小村也在多年的变迁中换了一个样子又换了一个样子,可不管什么时候,当人们知道了关于老槐背后的故事,都决定将老槐留下。那户人家带着关于儿子或生或死的种种猜测迁走了,村人却一代又一代把老槐留了下来,老一辈总对小一辈的人说,老槐是负天命而来,引领孩子回家的……

  还记得上学时,每次远远地看到村口的老槐就知道到家了,心也随那随风而动的槐树飞腾起来……

  有一个传说《天仙配》早已家喻户晓,讲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天地为媒、槐树为证的婚礼至今仍是恋人间浪漫的传奇。滨州是董永的故乡,而槐树也备受乡人的喜爱。一来槐树质地密实,是良好的本质材料,二来槐香沁人心脾,让人身心愉悦,还有一项便是用槐花做成的槐花糕。桂花糕是人们经常见到的,而槐花糕便不是很常见了。乡人是不让小孩子多吃槐花的,尽管它有和桂花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香气和甜味,但据说小孩子吃多了会肿脸。我不知道肿脸和槐花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母亲做的槐花糕却是在附近几个村子远近闻名的。

  每年到了槐花盛开的时节,母亲总会把最鲜嫩的槐花摘下来,将花朵一个个精选出来,在水中浸泡,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第二天母亲用细网状的纱布将槐花从水中捞出,浸出水,用捣蒜的器皿捣成槐花酱,放入白砂糖、蜂蜜来调味,蒸一锅米饭,在米饭上放上一个排一个的红枣、花生、枸杞之类的东西,然后在米饭半成熟的时候将配好的槐花酱涂在米饭上,再蒸。当红枣的甜味、米饭的清香和槐香四溢时,香甜的槐花糕便做成了,母亲会将槐花糕切成一个个三平方厘米大小的小块,摆进盘子中端上来,虽然外观美的让人难以下嘴,白白的米粒上方犹如珍珠粉透亮的槐花酱,加之红枣如玛瑙般镶嵌于其中,但那早已钻入鼻孔的充满诱惑的香味早已惹得人心中痒痒的。于是冒着暴殄天物的罪过满足自身的“食欲”。

  老公替我摘下一大朵槐花,一朵朵小花似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相连,我轻轻托在手中,放到面前,做个深呼吸,顿觉神清气爽。老公见我陶醉花香中的样子,笑说如此浓郁的香气进入我的身体,我可能要生个小“香孩”出来。

  快离开老槐时,老公从旁边的河中用空的矿泉水瓶打来一瓶水,倒在老槐根处,他说,他得感谢老槐树,是老槐树成全了我和老公的婚姻和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喜欢说老公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礼物。还记得两年前因为我始终不肯重新接受一个男人,而母亲总在身边和我唠叨关于某某已经结婚、某某已经生子之类的话题,致使我与母亲怄气,要离开村子。家人的劝说没有挽回我的心意,最后母亲说要用槐花糕为我送行,让我到村口老槐这里摘槐花。老槐长得很粗壮、高大,而凭我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够到的。母亲激我说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在外面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一气之下我拒绝所有家人的帮助,只身来到老槐下。可在试过几次都失败之后,我看着看似并不太高的槐花发愣,甚至觉得那些随风飘动的槐花也在嘲笑我的无能。我暗下决心一定摘的槐花归,甚至孩子般向老槐发下誓愿,谁今天帮了我,我一定尽我所能报答他。
槐花院落闲散人出自哪本书
3个回答2023-10-05 08:00
来自于沈离淮的诗词选《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原句:我本是槐花院落闲散的人,满襟酒气。
五月的槐花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1个回答2024-04-17 22:32
只有经历过槐花飘香的乡村生活的人,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槐花情思。也只有他们 ,才会怀念槐花带来的浓浓情愫。
槐花和槐树和槐米的资料
1个回答2023-10-23 06:13
种槐树,长出槐米,过段时间开了花就是槐花!
寥落酒醒人散后,那堪秋色到庭槐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0-16 08:16
“寥落酒醒人散后,那堪秋色到庭槐”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诗,其意思是:饮酒散场后,人们变得空落氏锋寂寥,这时秋色已经到了庭院的槐树。这句话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望和沉思,同时也暗山笑示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感悟歼唯晌和思考。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哀思和深情的感觉,寥落、散后、到庭槐等词语,表现了人事已非、世事无常的情感。同时也说明,秋色的到来让这种情绪更加深刻,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这句话对于现代人来说,提醒着我们对生命和时光的珍惜与把握,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和世界的本质,懂得好好把握人生,享受当下的美好,珍惜时间和生命的有限。
槐花的花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20:51

一、槐花的花语

槐花的颜色都是淡纯洁净的,看上去有一种晶莹剔透之感,像是玉一样。又因为它开在春季,所以槐花的花语就是美丽晶莹,脱尘出俗,春之爱意。因此槐花包含着人们对纯洁美丽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槐花的文化寓意

槐花在中国各地都有普遍种植,是一种常见的花。在中国古代更是文化悠长,俗语说“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因此槐花是一种吉祥物的象征,古人们也都用来祈求安家保宅,多福多寿。

与此同时槐花还是公相的象征,《周礼·秋官》:“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三公就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发展为祈求子孙后代位列三公,于是祈求槐花也寓意着能够生子。

槐花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2-29 01:41
东三省交通己断,十几万银子的药材运不出关,杨九红自告奋勇闯关东运药,条件是带走槐花,一路上九红不断欺侮槐花,九红以为此行成功可以改变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不料家中景琦看中了香秀。

九红一路上经过无数艰险,女扮男装闯过了山海关,当她回到家中,发现景琦已与香秀修好,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九红寻衅与香秀大吵,香秀怒而出走。

景琦追到香秀家中将香秀请回,九红知大势去实。九红无处发泄,怒而欺侮槐花,槐花忍无可忍,大揭九红的妓女老底,九红愤而寻死,景琦竟暴打了槐花,槐花悲愤交加悬梁自尽.
槐花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07 10:48

槐花

广义的槐花指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

中医认为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药用槐花为

槐花读后感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6-24 20:55
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三段 联系实际生活,把书里的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怎么样,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
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读后感基本就出来了
当然 不一定就三段
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但是 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读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