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歌感恩一切歌词

各位师兄好,念“阿弥陀佛”就是把一切佛都念了,那是不是就跟一切佛有缘呢?感恩佛菩萨!
1个回答2023-02-09 14:35
是的.
是 如来不可思议秘法.
不同佛名是为度 不同根气众生而设.
例如 某甲喜欢甲佛, 乙喜欢乙佛, 丙喜欢甲佛,也喜欢乙佛.
念佛不需要奇奇怪怪的方法, 只有2个诀窍: 正心,诚意.
正心: 求佛保佑不是为了有意害人.
诚意: 真心求助, 非游戏嬉闹而求.
越"正"越"诚", 随着念佛累计,各种感应就会出现. 智慧也会慢慢开发.
米切尔恩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米切尔恩德人物介绍
1个回答2024-03-14 03:34
1、米切尔·恩德曾做过演员,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五十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七十年代后闻名世界。代表作有《小图丁杰姆和司机鲁卡斯》,1974年的《毛毛》和1979年出版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2、米切尔·恩德,原名为安德烈亚斯·赫尔穆特(Andereas Hellnuth),1929年11月12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风景如画的小镇加米施?帕腾基兴。德国当代幻想文学作家。

3、他的成名作《小纽扣吉姆和火车司机卢卡斯》,荣获了1961年德意志青少年图书奖。

4、1995年8月,米切尔·恩德久病之后在斯图加特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佛教所说的是真是假?也就是说佛教所说的一切,因果报应等等一切,是真是假?
1个回答2024-06-03 01:15
《金刚经》里佛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狂语者。”

阿弥陀佛
佛教什么是感恩
1个回答2024-01-21 23:58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老人,他有五个孩子,但是个个都不养,他走投无路,只好沿街乞讨,当叫花子。他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也怨恨自己孩子的不孝,同时也对自己晚年悲惨的命运无可奈何。

  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他就请问:"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有什么办法能改变我的命运?"佛陀就问他:"你知道感恩吗?"老人回答:"我不懂什么叫感恩,请佛陀指点迷津。"

  佛就指着他要饭的拐棍说:"你对你手上的这根拐棍感恩吗?"老人听了这话,想想说:"我当然感恩这根拐棍了!我出去要饭,遇到了凶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岖的道珞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撑。我累了的时候,就枕着它睡觉,它是我幸福的依靠。因此,对这根拐棍,我真正要千感恩、万感谢啊!"

  佛陀就欢喜赞汉说:"善哉善哉!那你从今以后,就天天拿着这根拐棍,不间断地去说感恩,说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命运就改变了!"

  老人听了佛的教诲,深信不疑,从此以后他就天天说感恩。不但对拐棍说感恩,也感恩施舍给他的一切好心人,乃至最后也感恩伤害他、欺骗他的一切恶人。感恩让他的内心再也没有一丝毫怨恨之心了,只有感恩在心。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种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又在讲经。老人心想: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佛陀赐予的,我要去感恩!于是他就去听佛讲经说法。佛陀见到他来了,竟然就对大众说:"我们今天请一位老修行来讲讲他的感恩三昧。"

  于是佛陀就把他请上台,请他讲述他感恩的故事。刚好那一天,他的五个孩子也在下面听经,他们听到自己的父亲说,对一根拐棍都要至诚感恩,何况其他!更何况对于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报恩,这样的人禽兽不如!因为乌鸦都知道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于是,这五个孩子良心发现,孝心显发,听完经后,他们都争先恐后跑上台去,都争着要孝养自己的父亲。他们争着说:"到我家去!到我家去!"

  这时佛陀就对老人说:"你的命运现在已经改变了!一个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有;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没有。"

  佛法只讲报恩,不讲报怨,他人若对自己有恩惠,要时时想着"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他人与我有怨仇,则应尽快忘掉,自己不要耿耿于怀,记恨在心。因为利人终利己,害人终害己。

  感激伤害你的人一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一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一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一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一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佛教音乐感恩歌
1个回答2024-03-02 14:25

随喜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普门品》等很多佛教歌曲都是感恩的,建议选择法师读诵的。

个别居士读诵的咒语有错别音,比如娑婆诃,应读成 suo po he。

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所有和感恩一切的区别
2个回答2023-02-02 02:20

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感恩的意思,所有和一切意思一样。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

”感恩“的英文为:Be thankful 或 Thanks giving。

而在生活中,关于”感恩“的有以下几种基本解释:

1、餐前或餐后对上帝表示感谢。

2、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东西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感恩、感激和感谢区别

1、感谢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泛,一个礼貌用语、一个灿烂的笑容、这些都应该用感谢,感谢他人给你一丝一毫的祝福。

2、感激的事情和内容往往更加激动人心,你在关键时刻帮我渡过难关,这样类似的事情使人感激不尽,感动不已。

3、感恩比起感激又上升了一级,因为他不仅仅是感谢,而且还要报恩,这种情况主要是面对父母亲等亲人的恩情,人生导师给我们指出人生之路的恩情,妻子一生所爱的感情,这份情一般都是沉甸甸的,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回报的恩情。



感恩一切,感恩生活给予我得一切
3个回答2023-04-06 07:30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关于佛珠的一切事情。
1个回答2024-01-29 17:35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米切尔。恩德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2-08 20:33
刚才已经回答了你求助。米切尔·恩德简介:   米切尔·恩德(1929-1995),原名:安德烈亚斯·赫尔穆特,德国作家,曾做过演员,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五十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七十年代后闻名世界。第一部《小图丁杰姆和司机鲁卡斯》(1960)获得联邦德国少年儿童文学奖,1974年又因中篇幻想小说《莫莫》(即毛毛,该书自1973年出版以来己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达数千万册,风靡全世界。)第二次获奖。1979年出版的《讲不完的故事》曾被定为少年一代的必读书。一九二九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风景如画的小镇加米施一帕腾基兴。其父埃德加·恩德是德国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米切尔・恩德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长大,从小聪颖过人,自幼喜欢艺术和文学创作,从一九四三年起就开始写作诗歌和短篇小说。二战结束后,年轻的米切尔就读于奥托·法尔肯贝尔格演艺学校。在校期间,学业突出,一毕业就活跃于南方的戏剧舞台,其后一边在慕尼黑大众剧院当导演,一边为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撰写电影评论,然而他真正的志趣却在于幻想文学的创作。  他的主要作品:       《小纽扣吉姆和火车司机卢卡斯》   《毛毛》   《讲不完的故事》   《愿望潘趣酒》   《犟龟》   《奥菲利亚的影子剧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