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

成语周公吐哺的典故简介 周公吐哺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21:16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吐哺类似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19:45
周公吐哺_成语解释
【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
【释义】: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挥沐吐餐】:指礼贤下士。

【吐哺辍洗】: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握发吐餐】:握发:握着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

【握发吐飧】: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同“握发吐哺”。

【握沐吐餐】: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知人下士】: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和周公吐哺相似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3:01
同源典故
一饭三吐 三哺 三握发 吐哺周公 吐哺握发 吐捉 吐握 周公下士 周公吐哺 周公发 哺应为吐 握周公发 发一握 发握三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11:39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的意思是:只有像周前败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吐哺”指的是“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出自“《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慧手颤意思是: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那都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天下人的心自薯空然会归顺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加油。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5 00:58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的意思是: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吐哺”指的是“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出自“《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意思是: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
那都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天下人的心自然会归顺的。希望可以帮到你,加油。
周公吐哺中周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3-16 09:12

周公吐哺中的“周公”出自典故《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内容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由此可见,周公是一个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的一个长者形象。

周公吐哺有什么寓意 周公吐哺周公是谁
1个回答2023-10-31 03:35
周公是周文王的兄弟周成王的叔父,姓姬名旦(没错,叫姬旦),史称周公旦,成王年幼周公辅政,一次周公在用餐吃东西的时候大臣有事情报睁携洞告按道理应该等周公吃完东西再去见大臣的可是周公东西吃一半就吐出来跑去问大臣了解情况。悉枯这就引隐指申出一个故事和成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主要形容一些公正廉洁的人
“周公吐哺”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11 11:51

“周公吐哺”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周公吐哺,读音:[ zhōu gōng tǔ bǔ ]详细解释:

1. 【解释】: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2.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造句:1、他有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迈胸怀。2、成康之治,周公吐哺的故事,依旧深入人心。3、当年周公吐哺,今日大人光脚相迎,田畴心里很是感动。4、维信有遇,自作才言,望周公吐哺握发,期蔡邕倒徙相接。5、以善德意志国一国,即效周公吐哺之念,必得四夷归心,得我天朝德沛万邦,千秋万世之业也!

周公吐哺的同源成语类似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03:29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解释]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自] 《新唐书·李勉传》
周公吐哺的同源成语
1个回答2024-02-05 08:41
同源典故
一饭三吐 三哺 三握发 吐哺周公 吐哺握发 吐捉 吐握 周公下士 周公吐哺 周公发 哺应为吐 握周公发 发一握 发握三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典故
【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语典故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典源译文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shì,式)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