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概述

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个回答2024-05-28 15:21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形式为囿。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又有华美的宫室组群分布其中,是秦汉时期宫苑的典型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求历史名人故事概述及启迪
1个回答2024-01-20 16:57
1、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3、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4、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5、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6、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7、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8、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9、为民请命



有一年,江淮一带大早,蝗虫遍地,百姓乏食。范仲淹一面请差官去调查,一面据实赈济,朝廷不应。范仲淹便面见仁宗,问道:“宫里的人半天没有东西吃便是怎样。”仁宗皇帝被他这一问打动 了心,立刻吩咐他出京到江淮一带察勘情形,酌量赈济。范仲淹见 百姓困苦,便开仓放赈,使百姓度过饥荒。他还带领百姓兴修水利,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就连边外和羌民,也十分敬重他,在他去世的 时候,大家向他的画像痛哭,羌人的首领还专门供奉了他的像,昼夜哀哭祭奠,接连三天,方才各自回去。



警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历史上可为将的人物有哪些, 一生事迹也概述一番,
1个回答2024-05-15 03:01
张颌;予每观《郃传》必惜之,智勇兼备之将何其少,而郃正为其人。张辽一战成名易得,而张郃百战不坠其智,此实难也。为敌则刘备、孔明、马谡惮之,为己则孟德、明帝常重之,而智出于仲达,此尤为难得。木门之事,实是郃以忠邦正法之心赴死,痛惜之余更是感佩,曹魏所以为国,赖以张郃之辈柱。 李靖;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
美国历史概述?
1个回答2022-11-18 10:37
美国历史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
中国文学史概述?
1个回答2022-09-29 04:13
简单的说,就是老师上课常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史记三家注的概述
1个回答2023-02-10 04:40

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集解主要汇聚他人的解释;索隐解释原文时,除了个人的意见外,也引述他人的解释;正义除了解释原文、说明地理之外,还对一些字加了音注。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个回答2022-09-10 09:48
楼上7线嘎...
故事概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5 11:01

就是简要地把故事说出来,也就是讲述大意。

但在讲述时,不能斩头去尾,不能遗漏重要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都要交代清楚。

语言要简洁,尽量长话短说。

神话故事概述
1个回答2024-02-10 13:38
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 ,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
京剧有哪些个人节目?
1个回答2024-06-23 15:48

有 鬃烈马》《战太平》《四进士》《卧龙吊孝》《白帝城》《借东风》《赵氏孤儿》《上天台》《追韩信》《文昭关》《碰碑》《闯王》《让徐州》。。。差不多老生各个流派的都有了

要是喜欢花脸可以选包公戏《赤桑镇》《铡美案》《探阴山》还有《姚期》《李逵探母》《锁五龙》

喜欢青衣可以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荒山泪》《锁麟囊》《失子惊疯》《双阳公主》《红娘》《豆汁记》《状元媒》《望江亭》《秦香莲》《谢瑶环》这个各个流派也有了

老旦戏《钓金龟》《四郎探母》《打龙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