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李白

李白《忆秦娥》-----秦娥指的是谁
1个回答2022-09-12 02:03
此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北宋李之仪曾和此词。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忆秦娥 中 秦娥指谁
1个回答2024-03-15 19:30
忆秦娥 是指词牌名,最早出自《忆秦娥·箫声咽》词,据称作者是李白,但毫无任何根据。现一般认为是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李白《忆秦娥》词是?
1个回答2022-12-15 20:04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李白)诗意
2个回答2022-08-11 23:38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清照——忆秦娥
1个回答2022-09-22 21:54
我真没教过,不过可以差宋词
李白的 忆秦娥 写的是谁
1个回答2022-09-19 01:43
估计是李白。
1。因为历史上记载下来的用这个词牌的就是李白。
2。宋离唐不远,宋朝有很多学者是这样认为的,估计他们不会无中生有。
3。很流畅和富有想象力,与李白的风格非常一致。
4。李白的诗词由其叔父录于《李太白全集》中,一直传诵,没有失传过,比较精确。
赏析 李白的忆秦娥
1个回答2023-07-16 00:31
李白的《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喊郑照,汉家陵阙。

这是一首千古名篇,也是词作中为数不多的词牌名与其内容相符的作品之一。
该词浅显易懂,已有许多文章介绍其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仅就其格律作初步赏析。
根据龙榆生诗词网站,《忆秦娥》的格律如下:

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古韵中,“别”、“节”、“绝”读入声,是启渗激一种短促的发声,被列入仄声。被〖 〗号括起来的部分,应重复前句中的末尾数字。“中”的位置,既可平声亦可仄声。
首先,在选择声韵时,该词的仄声“月”韵,短促、深沉,易于表达怀古的伤感之情。
其次,在长短句搭配中,该词的三处三言句、三处七言句、四处四言句,用得恰当、精妙。
第一个三言句“箫声咽”,勾画出词作的悲情氛围;第二个三言句“秦楼月”,给出词作上半阙的核心景物;第三个三言句“音尘绝”,领出下半阙的感慨。
三个七言句,分别给悄袜出词作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充分发挥了七言句的描述能力。
四个四言句,分作两处连读,短促、有力,直发胸臆。
在唐朝,“长短句”的艺术形式刚刚萌芽,远不及后来的宋朝成熟。但李白的这首《忆秦娥》,充分发挥了长短句的格律优点,贴切、自然,毫无斧凿之痕,显示出诗词大家的功力,也给后人做出了表率。可以说,李白不仅站到了唐诗的艺术之巅,而且开拓了宋词的先河。
李白的《忆秦娥》全诗
3个回答2022-07-07 06:50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李白的《忆秦娥》全诗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3-24 22:50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的意思及内容
1个回答2023-01-26 10:43
拜托,是李白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