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勾陈有声读物

勾姓历史上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4-02 22:47
勾 涛  字景山,宋代成都新繁人。崇宁二年进士第,调嘉州法掾、川陕铸钱司属官。建炎初,通判黔州。田佑恭兵道境上,涛白守,燕劳之,佑恭感恩厉下,郡得以无犯。湖湘贼王辟破秭归,桑仲、郭守忠攻茶务箭窠砦,将犯夔门。夔兵素单弱,宣司檄佑恭捍御,涛帅黔兵佐之,贼溃去。宣抚张浚奏涛知巴州,不赴。翰林侍读学士范仲荐,召见,论五事,除兵部郎中。七年,迁右司郎官兼校正。日食,上言。八月,迁起居舍人,以足疾,命阁门赐墩待班。九月,兼权中书舍人。
勾井疆  姓句井,名疆,字子疆,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门人。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淇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滏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再封“先贤”。其后代去“句”字,改为井氏,在井氏族谱名人录中有记载。
勾博学  战国时楚国人,数有战功,官至左将军,又被封为宕渠侯。
句台符  隋代成都青城人。受业青城丈人观为道士,与白云溪隐士张愈为诗友。自号“岷山逸老”自云:“左扑范贤袂,右拍薛昌肩,举头傲白日,长啸揭青天。嚣嚣者,安知华夏之内有此逸乐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抑我之逸老于岷山乎?”明代文士杨升庵《青城五隐赞》,台符为其一。著有《岷山集》、《岷山异事》3卷,《卧云编》3卷,《青城山方物志》5卷。
勾处士  宋代画家,宣和间鉴赏第一,凡四方所进,必令品定。令待诏画院。其为驸马王诜补齐徐熙所画《碧槛蜀葵图》四扇屏中遗失的两幅;戴琬工翎毛花竹,求者甚众,“徽宗闻之,封其臂,不令私画;徽宗画扇令宫中摹仿,并赏赐给近侍;1115年(政和五年)赐宰臣宴时,以所画《龙翔鸂×图》宣示群臣;将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赏给《画继》作者邓椿的父亲邓雍,都表现了贵为天子的徽宗与臣下的融洽关系,不能把这些活动一概斥之为“笼络朝臣的手段。”
句克俭  宋代郑县人,进士出身,官至殿中侍御史,曾官河中知府、宁州知府等,后出任河东路转运使,以忠诚清廉闻名于当时。
勾龙爽  又名句龙爽,四川人,宋代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神宗时官翰林待诏,喜为上古衣冠佛疲乏人物,为一代奋笔。时称他画的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朴之意。”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有没有腾蛇和勾陈
1个回答2024-02-14 18:01
有。

上古六神
上古六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螣蛇。
古籍记载
上古六神之中,与腾蛇同属土。《易冒》:“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土德为治也…腾蛇之将,职附勾陈,游巡于前,权司己日。盖火神而配土德以行也。”
还有说法:勾陈为山海经中神兽天马。
难以启齿的勾陈之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8 10:10
么专业限制吗
史记上如何称赞勾践?
1个回答2024-03-22 23:20

史记记载,说他是"长颈而鸟喙",如其得力大臣范蠡所言"此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

所以观其一生,只有卧薪尝胆这个典故是值得学习的.

至于其成功的手段我很嗤之以鼻,靠的是阴谋,阴谋有效也有术,但古今真正成大事者,真正的胜利者没有一个是靠总玩阴谋而取胜的.

勾陈六星分别是什么星?
4个回答2023-06-18 03:15
勾陈六星没有专门的名字,它们没有北斗星的世宏名气大,所以古代人以勾陈六星通称,而以勾陈一到六区别,北极星由于其岩唤特殊位置称为北极星,所以勾陈六搜枣册星的名字只能是勾陈一,勾陈二,勾陈三,勾陈四。勾陈五和勾陈六
勾陈代表的含义
1个回答2023-12-29 22:26
勾陈代表的含义是一种神兽,通常与麒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列为六大神兽,另外也代表天文学上的勾陈星官以及古代传说中的勾陈大帝。

1. 勾陈为六大神兽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勾陈是一种极其神秘的神兽。在六大神兽中,勾陈与麒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齐名。这些神兽各有特点和象征意义,而勾陈通常被描绘为一种既凶猛又神圣的生物。

2. 勾陈星官:在天文学上,勾陈也代表一个星官。这个星官通常与北极星附近的其他星官一起被提及,它们在古代天文观测和占星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勾陈星官的位置和特点也被广泛用于预测未来和指导人们的生活。

3. 勾陈大帝的传说:除了作为神兽和星官的代表外,勾陈还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大帝。他被视为宇宙的守护者,具有无上的权力和智慧。在一些故事中,勾陈大帝与其他五位大帝一起,共同维护宇宙的和谐与平衡。他们的形象和故事被广泛流传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

4. 勾陈的象征意义:在各种文化和信仰中,勾陈通常被赋予多种象征意义。它可能代表力量、勇气、智慧或神圣。例如,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可能会祈求勾陈的庇佑,以获得胜利和勇气。同时,勾陈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人们会在家中摆放勾陈的雕像或画像,以带来好运和平安。

总的来说,勾陈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代表了古代人们对宇宙、自然和神秘力量的理解和敬畏。无论是在神话传说、天文学还是日常生活中,勾陈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它的形象和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窗口。
《史记》中的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2-10 19:37

陈平(?一公元前178年),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他足智多谋,锐意进取,屡以奇计辅佐刘邦定天下,汉初被封为曲逆侯。

汉文帝时,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公平分肉与治天下 陈平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学说。陈平的哥哥见陈平喜欢交游,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声东击西救刘邦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于是,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

。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 ’,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10天期限,路近的给5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历史上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6-19 17:31
陈平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补充:陈平,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陈平年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老学说、治世之术。楚汉战争时,一次刘邦被项羽围困在_阳一年多,粮食就要吃完了,刘邦非常着急。这时陈平向刘邦献计,说:“项羽这个人疑心很重,而且不重视人才。大王可派人多带些钱去贿赂项羽的将士,使项羽和将士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我军再趁这个机会对楚军进行反攻,这样一定可以突破楚军的包围。”刘邦觉得此计很好。于是命陈平带着很多钱到了项羽的营地。陈平贿赂了一些将士,让他们在楚军营地里散播谣言。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项羽那里,他果然相信了。从那以后,项羽不再找他们谈论军事,而且对他们更是处处防备。范增知道以后对项羽十分失望,就以年老为借口,向项羽提出要告老还乡,项羽立刻答应了。失去了忠臣良将的辅佐,项羽很快就被刘邦打败了。 来源:《老友》
盖斯定律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6-20 10:36
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
关于家访的文章用什么题目好
1个回答2024-06-20 10:35
先告诉我是针对谁写的,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家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