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视频

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是谁
1个回答2022-09-09 08:56
李时珍。。。
神农尝百草是山海经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8 00:04

是出自山海经,神秘的中华神话,零碎的只言片语,或许正暗藏着历史的真相。

神农尝百草,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了,相传神通广大的神农氏,曾经试遍百草滋味,确定其药性,竟然一天就中了七十次毒。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出自山海经吗
1个回答2024-01-18 17:55

人们都听说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翻翻书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这些神话传说均出自于太行山上的长治一带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神农尝百草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0:52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自他以后,中国进入了农耕社会。而神农坛,相传是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我们来看看有关他尝百草的故事。

  太古时候,人们没啥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护生活。有时吃不应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啦。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

  有一回,神农的女儿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饭不想,浑身难受,腹胀如鼓,咋调治也不见轻,神农很作难,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树皮、野果、石头面面,数了数,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自己因地活忙,就走了。

  花蕊公主吃了那药,肚子疼得象刀绞。没大一会儿,就生下一只小鸟,这可把人吓坏了。都说是个妖怪赶紧把它弄出去扳了。谁知这小鸟通人性,见家人咯烦它,就飞到地里寻神农。

  神农正在树下打瞌睡,忽听:“叽叽,外公!叽叽,外公!”抬头一看,是一只小鸟。嫌它吵人心烦,就一抡胳膊:“哇嗤——”的一声,把它撵飞了.没多大一会儿,这小鸟又飞回到树上.又叫:“叽叽,外公!叽叽,外公!”神农氏觉得怪气,拾起一块土圪垃,朝树上一扔,把它吓飞了。又没多大一会儿,小鸟又回到树上,又叫:“外公,叽叽!外公,叽叽!”神农一犯思想,听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说:“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鸟真的扑楞楞飞下来,落在神农的左手脖上。神农细看这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连肚里的肠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神农一出嘴,这小鸟接过量口唾沫星儿咽了。嘿,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农高兴透了。

  神农托着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吓得连连回退,说:“快扳了,妖怪,快扳了……”神农乐哈哈地说:“这不是妖怪,是宝贝哟!就叫它花蕊鸟吧!”

  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十二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啥变化。自个儿再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十二味药喂完了,尝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

  神农想想,还不放心,就手托这只鸟继续验证,他来到太行山,转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小北顶(神农坛),捉全冠虫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打断,死了。神农真后悔,极悲痛,大哭一声。哭过,就选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哪带哪。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死了。到现在,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顶上,还有一块像弯腰搂肚的人一样的石头,都说是神农变的。

  为了纪念神农创中医,制本草,人们把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并在神农坛上修建神农庙。庙里塑了神农像,左手托着花蕊鸟,右手拿着药正往嘴里送。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观看神农坛风光,瞻仰神农塑像。
神农尝百草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40

神农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神农尝百草是神话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2-04 03:05

神农尝百草是神话故事。

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史书记载

《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而耒耜的发明和五谷的种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证实。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随州市冷坡垭,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

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更是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发展奠定了原始社会物质文化的基础,更是我们研究炎帝神农文化内涵的前提条件。

从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7 15:03
神农尝百草的启示
上古时期有一位特别出色的部落首领叫神农,他不仅长相比别人特殊,在心智上也超出寻常人很多。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希望他的子民们都能够健康,平安。然而在那时候,能否吃饱都是个问题,生病以后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也是个问题。
为了他的臣民们,他开始亲自尝试吃各种植物,来辨别他们是否能对百姓有用。他试吃了自然界的很多种植物,分清了五谷、药材和毒药。后来终于在一次试吃中因为不小心吃了断肠草死去。为了纪念他,人们为他建造了神农坛。
那么神农尝百草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示呢?
1.敢于尝试。
正是因为神农敢于尝试,才分清楚了五谷和药材。解决了人们吃饭难和活下来的机率。他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是要拿出多大的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2.踏踏实实,实践出真知。
神农不是一个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人,他相信的是行动和实践。只有通过切身的实践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答案。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想要实现什么目标,就要去踏踏实实的去完成。踏踏实实的对待每一件事情,就是最好的捷径。
3.不怕困难,不放弃
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曾害怕过,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让百姓们过上好一点的生活的目的,就算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神农尝百草名人名言?
1个回答2024-05-17 22:27

尽识葠无毒,明知堇有灾。

安知尝试者,百死百生来。

黄帝炼丹求子母,神农尝药辨君臣

《神农尝百草》中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2-05 16:36
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神农氏炎帝,不忍百姓受到疾病的折磨,所以他要尝遍百草,了解每一种草的药性,用草药来治疗百姓的疾病。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9:10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可以治病,没人分得清楚。谁要是生病,无医无药,只能听天由命!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着,走着,来到一座大山脚下。山上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试。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火来,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药医,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神农为了寻找药品,曾经在一天当中中毒七十次,神农被毒得痛苦万分。可是凭着他强壮的体力,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踏遍了这里的山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神农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特性,给人类治病。他在成阳山上,发现不少疗效显著的草药,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莲可以消肿等等。所以对成阳山,后人管它叫神农原,也叫药草山。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有一次,他在品尝一种攀援在石缝中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时,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痛得他死去活来,满地打滚。最后神农被这种草毒死了,人们给它起名叫断肠草。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