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的名人名言

形容人们不断探索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3-25 01:26
孜孜不倦 通宵达旦 废寝忘食 焚膏继晷
有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精神的名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3 15:24
惠司顿(18世纪英国剑桥大学数学教授、牛顿的接班人)
惠司顿说:“天文学和我们的数学,都有证明圣经记载的正确无误.最古的最可信的历史记载,都证明圣经确实可信.我们越加研究,圣经记载便越显确实:一切难题,便益易冰消.犹太人虽憎恨先知,迫害先知,但不能不信他们是神的先知,不能不信他们所写的乃是出自神的默示.犹太民族过去和现在的遭遇和境况,便足以证明圣经里先知的预言和神的律法之真实不虚.基督教会,过去和现在的境况,便是证明先知预言和福音的真实可信.圣经的作者们,虽所生的时代不同,空间不同,但都异曲同工,写出一个伟大的计划,就是神救世的计划.这个计划,完全是真神的奇妙作为,救主的伟大恩功,绝非人的行为,我们只有信奉归依才能得救.圣经历史的记载,绝无丝毫捏造虚构,比任何历史更为真实、公正,而信实可靠.而且圣经的预言,已逐步应验,丝毫不差.”“相信耶稣是惟一的真理,任何反对相信耶稣的制度和宗教,绝难有丝毫存在的价值.相信耶稣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事理昭彰,实毋庸置疑.我只有心悦诚服,信奉此真神的启示.”
威廉·赫歇耳(英国籍德国人,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第一任会长、宫廷天文学家)
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双星和天王星,他是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宇宙的奇妙使他敬畏神,他常说宇宙是神精巧杰作的证据,证据是那样明显,以致他认为,不信神的天文学家的神经一定有点问题.
范伯朗
范伯朗(又译“冯布劳恩”),是美国籍德国人,现代火箭专家、美国太空研究院总负责人和物理学博士.他被誉为“现代航空之父”、“火箭之父”和“现代的哥伦布”,为人类在月球登陆作出了贡献.范伯朗不仅是位超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更是位有坚定信仰的基督徒,他深信神是万物的创造者.他在美国费城的一次研究人类社会实质的演讲会上说:“宇宙万象之伟大,只有证实我们所信的创造主的存在”.“创造主所显示的荣耀,使我们感到还有无穷的奥妙,而其中所隐藏的真理,更需要科学一一去探究.
伦 琴
伦琴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哲学博士.他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俗称X光).他因发现X光,于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这种光有非常强的穿透力,伦琴就根据《圣经》希伯来书4:12,取希腊文“基督”的第一个字母X为名,称为X光,即基督之光,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命名.伦琴非常谦虚,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以基督的名字命名,为的是荣耀主的名.
有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精神的名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29 05:23
查查关于王永志旦闹的故事吧,神五发射就有他参与,当年中国研究导弹射程不达,当别人都在想怎么模缺罩给导弹增加燃料时,他经过计算提出减少燃扮丛料,于是向钱学森说明自己的想法,结果他是对的。他是一个很牛的人物,中国载人航天好象都是他管的,不要用众人皆知的故事,那样太俗套了
有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精神的名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07 16:55
惠司顿(18世纪英国剑桥大学数学教授、牛顿的接班人)
惠司顿说:“天文学和我们的数学,都有证明圣经记载的正确无误.最古的最可信的历史记载,都证明圣经确实可信.我们越加研究,圣经记载便越显确实:一切难题,便益易冰消.犹太人虽憎恨先知,迫害先知,但不能不信他们是神的先知,不能不信他们所写的乃是出自神的默示.犹太民族过去和现在的遭遇和境况,便足以证明圣经里先知的预言和神的律法之真实不虚.基督教会,过去和现在的境况,便是证明先知预言和福音的真实可信.圣经的作者们,虽所生的时代不同,空间不同,但都异曲同工,写出一个伟大的计划,就是神救世的计划.这个计划,完全是真神的奇妙作为,救主的伟大恩功,绝非人的行为,我们只有信奉归依才能得救.圣经历史的记载,绝无丝毫捏造虚构,比任何历史更为真实、公正,而信实可靠.而且圣经的预言,已逐步应验,丝毫不差.”“相信耶稣是惟一的真理,任何反对相信耶稣的制度和宗教,绝难有丝毫存在的价值.相信耶稣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事理昭彰,实毋庸置疑.我只有心悦诚服,信奉此真神的启示.”
威廉·赫歇耳(英国籍德国人,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第一任会长、宫廷天文学家)
威廉·赫歇耳发现了双星和天王星,他是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宇宙的奇妙使他敬畏神,他常说宇宙是神精巧杰作的证据,证据是那样明显,以致他认为,不信神的天文学家的神经一定有点问题.
范伯朗
范伯朗(又译“冯布劳恩”),是美国籍德国人,现代火箭专家、美国太空研究院总负责人和物理学博士.他被誉为“现代航空之父”、“火箭之父”和“现代的哥伦布”,为人类在月球登陆作出了贡献.范伯朗不仅是位超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更是位有坚定信仰的基督徒,他深信神是万物的创造者.他在美国费城的一次研究人类社会实质的演讲会上说:“宇宙万象之伟大,只有证实我们所信的创造主的存在”.“创造主所显示的荣耀,使我们感到还有无穷的奥妙,而其中所隐藏的真理,更需要科学一一去探究.
伦 琴
伦琴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哲学博士.他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俗称X光).他因发现X光,于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这种光有非常强的穿透力,伦琴就根据《圣经》希伯来书4:12,取希腊文“基督”的第一个字母X为名,称为X光,即基督之光,这是多么有意义的命名.伦琴非常谦虚,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以基督的名字命名,为的是荣耀主的名.
关于勇于发现,不断探索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08 00:30
好友啊
你一定要加我为好友啊
因为……我和你一样是WuHAN的双子
我国著名作家徐迟在写作上非常刻苦、勤奋,写出了许多脍炙(kuàizhì)人口的报告文学作品。



在撰(zhuàn)写《生命之树常绿》这篇名作时,徐迟除深入采访蔡希陶先生,还千里迢迢,长途跋涉,三上西双版纳。在那里,他看到了各种各样奇特的树木,大开了眼界。徐迟将这些树木的形状、色彩、性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写作时,充分加以利用,使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科学家对事业兢(jīng)兢业业、不断探索的崇高精神。


徐迟“三赴西双版纳”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写作不能光凭自己的主观想像,必须要到生活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使文章生动真实,吸引读者。
关于勇于发现,不断探索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28 19:07
好友啊

你一定要加我为好友啊

因为……我和你一样是WuHAN的双子

我国著名作家徐迟在写作上非常刻苦、勤奋,写出了许多脍炙(kuàizhì)人口的报告文学作品。



在撰(zhuàn)写《生命之树常绿》这篇名作时,徐迟除深入采访蔡希陶先生,还千里迢迢,长途跋涉,三上西双版纳。在那里,他看到了各种各样奇特的树木,大开了眼界。徐迟将这些树木的形状、色彩、性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写作时,充分加以利用,使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科学家对事业兢(jīng)兢业业、不断探索的崇高精神。



徐迟“三赴西双版纳”的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写作不能光凭自己的主观想像,必须要到生活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从而使文章生动真实,吸引读者。
听过哪些有关善于观察、不断发问、探索,最后发现真理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20:42
不得好“教授谢毗罗的文本谈话发现水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博伊尔谈到然后有是发现紫会见了盐酸的物质变成红色:最后告诉男人梦想与奥地利医生发现眼睛的旋转。说明只是善于观察,不断提问,不断探索,你可以在其他情况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然后改变它建议他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发现的故事呢?
1个回答2024-02-10 20:10
爱迪生发明灯泡,贝尔发明电话,法拉利发现电磁感应,富兰克林捕捉到闪电中的电流,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规律,居里夫妇发现镭等等,都是不同时期科学家对未知的探索
关于因疑惑而不断探索的名人的成功事例及名言
1个回答2024-03-16 22:51
1.焦耳求知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2.求知--自强不息

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力。

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原来这双鞋是他父亲寄给他的。家里穷,不能给他添置一双舒服、结实的鞋子,即便这一双旧皮鞋,还是父亲的。尽管父亲对此也充满愧疚之情,但他仍给儿子以殷切的希望、无与伦比的鼓励和强大的情感支持。父亲在给他的信中这样写道:“……儿呀,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二年,我的那双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大。……我抱着这样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这封寓意深刻、充满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布拉格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踏着荆棘前进。



3.诚实比一千颗樱桃树还有价值--诚实

乔治•华盛顿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样,当一个勇敢的军人,好吗?”“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勇敢的军人吗?”父亲反问道。“嗯--”华盛顿想了想,回答说:“诚实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是这样的吗?”“就是的。只有诚实,大家才能团结,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成为勇敢的军人。”

父亲不光言传,还很注重身教。在父亲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诞生而栽种的。小乔治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华盛顿一心想长大做一名威武的军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小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就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

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大发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 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

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

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4.诚实

资华筠读小学时,并不用功,很多东西似乎都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每次放学回家,只要看见窗外有小伙伴的影子在晃动,拔腿就想溜,想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痛快。这时,妈妈便把拳头往桌上一放,提出对作业的种种要求,外加她对当天功课的口试,过了关才能去玩。妈妈对华筠的要求一向严格,并且向来是说一不二,对于自觉性差的孩子,只有在妈妈的督促之下才能乖乖地投入学习中。

大概这种方法能高度地调动人神经细胞的兴奋感,资华筠在妈妈的督促下做作业的效率很高,常常毫不费力地达到母亲的要求,并且正确率很高。渐渐地,她也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果没做完作业就叫她去玩,她心里还真有些别扭呢!

寒暑假中,妈妈丝毫没有放松对她的要求。除学校布置的作业之外,资华筠还得完成妈妈布置的那一份作业。除此,再按照妈妈的吩咐和妹妹一起背诵韩愈的《师说》等古文。

面对如此严厉、不留情面的妈妈,资华筠心里也有些怕她。一次,资华筠做错了数学题,老师用红笔打了个叉。其实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但是一想到对自己如此严格的母亲,她就有些犹豫,因为她怕妈妈的批评。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偷偷把那个叉子改掉了。但是事后她心里很不安,觉得这样做有悖于妈妈平日里的教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且乖乖地等待妈妈更加严厉的批评。可是出乎资华筠的意料,妈妈听了她的话之后没有发火,而首先微笑着表扬她能主动承认错误,接着又指出:“撒谎最可耻,什么坏事情都是因为不诚实引起的。”最后,妈妈,才带着她分析错题的原因。

妈妈这样做,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顾全了资华筠的自尊心。



5.谦虚

当阿道夫•贝耶尔10岁生日那一天。他原以为爸爸妈妈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样,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可是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没有提做生日的事。贝耶尔很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着嘴不说话,母亲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你现在还小,也要学会珍惜时间。”

母亲的话语,如雨露一般,点点滴滴滋润着贝耶尔幼小的心田。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耆宿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挑剔他。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六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6.爱国

从1974年开始,著名足球运动员赵达裕几次报考省级专业足球队都因为个子矮而落选,三番五次的失败让他感到前路迷茫,十分灰心。而此时,赵达裕的父亲心里更不是滋味,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投地呢?但是,他深深地懂得,一个人失去机会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却是丧失信念,儿子此时此刻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为了不让儿子因此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他便给儿子将“卧薪尝胆”的故事,鼓励儿子一定要咬紧牙关,不能轻易服输,要做个有骨气的人。他还给儿子介绍足球运动员胡登辉的事迹,他虽个子小,单因为球踢得特别好,照样进了国家队。他还带儿子去见一位广东球星,请他介绍小个子打大个子的绝招,千方百计要使儿子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你比别人强,就一定会有人来要。”

在爸爸的鼓励支持下,赵达裕重新燃起信心,从未放弃努力。辛勤的耕耘,终于嬴来了初步的收获。1975年,赵达裕跨进广州队,参加了全国青年赛。而这时,父亲却因病住进了医院。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父亲仍然没有放弃让儿子继续努力进取的愿望。他要求儿子保持信心,继续拼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耽误了训练,这就是作为父亲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

有志者事竟成。凭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个子赵达裕终于跨进了国家队,为中国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绿茵场上。他实现了为国争光的愿望。



对不起,没有建国后的名人事例,只有外国名人的事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