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笔记

史记 项羽本纪 阅读题
1个回答2022-10-16 06:50
高考题有很多类似的
《史记 项羽本纪》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18 04:27
介绍项羽的有关事迹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哪些成语
1个回答2024-04-06 22:22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拔山扛鼎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霸王别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    

不胜杯杓    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已经醉了。    

不足与谋    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才气过人    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发指眦裂    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各自为战    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江东父老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锦衣行昼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    

决一雌雄    雌雄:比喻高低、胜负。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9 02:46

拔山扛鼎、杯羹之让、搏牛之虻、才气过人、锦衣行昼

史记:

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项羽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是西汉时期 司马迁所著《 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 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 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 农民大起义和 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4:45

出自《项羽本纪》的成语部分如下:

1、秋毫无犯。出自《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劳苦功高。出于西汉司马迁《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 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3、拔山扛鼎。出自《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史记.项羽本纪》
3个回答2022-05-19 15:35
(1)霸:成就霸业
(2)居:停留
(3)或:有的
(4)欲:想要

(1)有人游说项王说道
(2)富贵之后不回到家乡,就好像穿着华丽的衣裳走夜路

优柔寡断,不能审时度势
阅读《史记 项羽本纪》说说项羽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1个回答2022-10-13 06:49
其实司马迁是最为了解项羽内心的,他的遭遇几乎和项羽差不多,那种内心的痛苦,也就将项羽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其大政,皆由羽出。他是一代真英雄,一代真名将,名将之所以为名将,就是敢为他所做过的不论错与对付责任……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项羽的故事。(  )
1个回答2024-01-23 03:54

B

解析: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讲的是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故题干说法正确。

项羽本纪写了项羽的哪几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1:12

分别是: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1、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2、鸿门宴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3、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作者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

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

作者还善于在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写出了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如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