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对话

云谷禅师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3 00:09

云谷禅师,出家的法名粗氏「法会」,又号「云谷」。祖籍浙江省嘉善县胥山镇,俗姓怀,出生于公元一五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幼年便看破红尘,立志出家。投在本乡大云寺一个老和尚座下,剃岩乎散度为僧。起初他仅在顷友寺中学习赶经忏、放焰口。

云谷禅师是烧死的吗
1个回答2024-01-20 16:18
有天夜间四处乡邻看到他的庵中起了大火,等天亮再跑去看个究竟,云谷禅师已经安然圆寂了。这是神宗万历三年正月初五的事。他的弟子真印师等为他火化,葬在大云寺的右侧。
坐禅谷来历?
1个回答2024-02-28 22:52

坐禅谷名字的来历缘于唐朝。唐朝以前,这条谷由于地处党郡,故名叫党子谷,又因该谷整日烟雾缭绕,煞气腾腾,阴森可怕,当地人又叫它鬼谷。唐朝的时候,越州诸暨有一个人,叫冉虎茵。冉虎茵自幼失去父母,投身佛门,法名释慧忠。释慧忠心承一印,认真钻研佛法,但始终不得要领。他一怒之下,便告别师父,四处云游。唐玄宗开元二年,慧忠禅师来到南阳白崖山党子谷,也就是现在香严寺的地方,结芦为庵,传经说法,潜心向佛。

为什么云谷禅师笑了凡只是凡夫并非豪杰
1个回答2024-01-15 16:51
因为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时,是命运的傀儡,受命运的支配,自己一丝毫也不能做主,这是典型的宿命论。而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承认人有命运,但是命运可以改变!佛讲经说法就是帮助众生改变命运的。
命运怎么来的?答:自己造的!行善有善的果报,造恶有恶的果报。你行善还是造恶,都是自己主宰着,与别人毫不相干,所谓自作自受。所以,欲希求善果,行善就可以了!欲希求没有恶报,断恶就可以了!可见,人的一生穷通祸福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时,自己完全受过去生善恶业的支配,并不知道命运是怎么来的,他是标准的凡夫。他是标准凡夫,我们是不标准的凡夫,我们还要跟没有争,而了凡先生不争了。不跟命运争,心是清净的,如果他晓得净土法门,念佛就可以往生。
云水禅心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2 07:17
“云水禅心”指把自己禅远的心思寄托在漂流不定的云水之间。“云水”这两种物体无形无态,总是飘流不定柔情万种的世间自由之物。“禅心”谓清静寂定的心境,泛指清空安宁的心境。
云水禅心造句:
1、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坦谈让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让局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
2、烟雨红尘,我步步莲花,云水禅心。
3、泡一杯茶,溶进斑驳的岁月,融进朗月清风,奏一曲云水禅心,心便在水云间。
4、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侍芹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
白云禅师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2 09:36

白云禅师(1915~2011),号梦殊,字宽一,原籍北京,寄籍湖南益阳。七岁出家,少年入志成学堂及天岳山沙弥园受教育,一九三五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 二十一岁受比丘戒后,常行脚大江南北,以至塞外边远地区,遍参潜隐善德,并曾朝礼印度、尼泊尔等佛教圣地,当时行脚僧皆称其为“梦头陀”。一九四九年迁移台湾,一九五八年曾两度行脚台岛,足迹遍及全省名山古刹。 曾任千佛山菩提寺方丈,因器官衰竭于2011年4月18日在高雄义大医院圆寂,享寿97岁。

“云水禅心”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7 19:45

云水间本是没有一个“禅”字的,因为有了静思的人,有了一份成为“禅”的心境,于是天地万物就被赋予了“禅境”的意义。一曲《云水禅心》总能给予于静然超脱的意境。倾听这意境深远的旋律,似乎人立于纷扰的红尘之外,褪却所有的不安与烦躁,尽情沉浸于云水相伴的山林幽世中清心涤尘。

追求佛道的人们,梦想成佛的途径很多,不用说密宗和参禅 (也称为禅定)是最著名常见的方法了。

依我的理解,参禅就好比是通往顿悟的一个途径,禅境就好比是能达到顿悟的一个个驿站。而这样的比方也是很笨拙的。我心里对禅的理解,实在是无法用语言能说得清楚。

这个“禅”字本来是口不能言的,佛祖当年拈花一笑真的不是为了制造神秘,实在是不能言的缘故。 试想语言本来也不是为了禅的境界而发明的,禅境总是少数人思想到了深处的境界;而语言则是远离禅境的芸芸众生们在红尘中打滚时的需要。

语言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思想,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参禅被人理解为高雅也好通俗也好,都不过是为了从红尘中达到超脱的行而上的境界,并且是一种很少数人参予、很个体、很隐密的行为。语言没有为了禅意而发展,并不是说不过去的事情。

况且,佛祖的境界已达到了那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就是无心的状态。无心,便无思想,无思想便无语言,连顿悟都是成佛之前的行为,佛祖拈花时的最深境界怎么可以是语言能解释得清楚的呢?因而,人们就只能凭着一颗同样是语言解释不清的禅心去悟了。

云知禅意,泉见道心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30 11:00
旁观者清,清则明
白云禅寺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15 12:13

相传康熙皇帝为寻父曾三次光顾白云寺。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因皇后将其爱妃董氏致死,愤而出家。康熙到了白云寺,召集千余僧人相见,并斋众僧,继而问住持佛定:“僧人到齐否?”佛定道:“还有一烧锅老僧未至。”康熙责备道:“朕斋众僧,岂能漏之?速传他来。”顷刻,老僧至。
康熙见他气宇轩昂,超凡脱俗,不由激动,急问老僧名姓。老僧道:“贫僧八ㄨ。”康熙大失所望,扫兴返京。康熙返京后将此事告知母后,母后让他将“八ㄨ”合写一字,康熙恍然大悟,方知烧锅老僧乃是其父,后悔不已。康熙急忙再次光顾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向住持僧佛定道出隐衷,并拜佛定为师,又亲笔御书:“当堂常赏”四字。佛定不解其意,再三求教,康熙笑而不答。
一天,康熙在京师微服出行,见一幅字画很眼熟,唤过卖字人询问,方知卖字人乃是自己钦点的第四名进士郭玉明。郭在赴京会试前曾夸下海口,不中状元不返乡。结果中了二甲第四名进士,自感羞愧,无颜见山东父老,于是到白云寺出家。出家后又受不了寺院的清规戒律,便逃到京城,以卖字为生。康熙认他为师弟,又亲自交给佛定大师,并给白云寺鸾驾一副,藏经八柜。从此,白云寺更是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