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渐

方公鸿渐是什么人物形象
1个回答2022-09-06 14:09
<<围城>>
方鸿渐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2个回答2023-02-19 12:10
孙小姐而且婚后过的不好
鸿渐于达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8-21 20:10
不知所谓,尚胡作答。引经据典,答非所问。尚洋洋洒洒,晃脑摇头,俨然一学士样!呜呼哀哉!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毕业于哪所“大学”
1个回答2022-11-18 23:15
本科清华大学无疑。
简述《围城》中一个有关方鸿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9 10:32

在三闾大学当教授,鸿渐记得自己老师里的名教授从不点名,这才是堂堂大学者的风度,他企羡之余,不免模仿。第一节课随意点个名,到第二星期发现有七八人缺席,心里有些不舒服。再下次来的人更少,想以后非点名不可,照这样下去,只剩有脚而跑不了的椅子和桌子听课了。


解析:

方鸿渐留学回国的船上结识了一夜风情的鲍小姐,同船回国的大学同学苏文纨亦颇有垂青之意。回到上海之后,方鸿渐在干亲周某的小银行做事,在苏文纨家结识了她的表妹清纯女孩唐晓芙,一见倾心。追求苏文纨的政客赵辛楣没有随政府迁都去重庆,而是留下来追求苏文纨。为了斗败情敌方鸿渐,他约了朋友与方鸿渐斗酒,二人不打不相识,成为好友。苏文纨最后嫁给别人,赵辛楣很是沮丧,方鸿渐也因唐晓芙的拒绝而心灰意冷,二人决定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去内地一所新成立的三闾大学任教,在路上听赵辛楣说起唐晓芙也已离开上海去了重庆。一行人舟车鞍马,来到三闾大学,才发现这所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赵辛楣迷恋上了同事的年轻夫人,最后被迫辞职,去了重庆。失去了朋友的方鸿渐与同来的孙小姐日久生情,最后在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后与孙小姐一起离开三闾大学,结婚旅游到香港,与赵辛楣、苏文纨相遇。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为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楣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鸿渐于陆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1-08 05:21
01亢龙有悔 乾卦乾卦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02飞龙在天 乾卦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03龙战於野 坤卦坤卦上六:龙战於野,其血玄黄
04潜龙勿用 乾卦乾卦初九: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05利涉大川 断占词
06鸿渐於陆 渐卦渐卦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
07突如其来 离卦离卦九四:突如其来,旡所容也
08震惊百里 震卦震卦彖辞:震惊百里,惊远惧迩
09或跃在渊 乾卦乾卦九四:或跃在渊,进旡咎也
10神龙摆尾 履卦覆卦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11见龙在田 乾卦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12双龙取水 *佛经
13时乘六龙 易传.乾乾卦彖辞:时乘六龙,以御天
14密雨不云 叙事词
15损则有孚 损卦损卦彖辞:损则有孚,利有攸往
16履霜冰至 坤卦坤卦初六:覆霜坚冰至,阴始凝也
17羝羊触藩 大状卦大壮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
18笑言哑哑 震卦震卦彖辞: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易经中鸿渐于陆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5 21:37
鸿渐于陆:“陆”,古亦指大土山。此句为鸿鸟渐渐飞到大土山上
易经中鸿渐于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2 01:20
鸿渐于陆:“陆”,古亦指大土山。此句为鸿鸟渐渐飞到大土山上
寻陆鸿渐不遇的画儿童
1个回答2024-05-25 15:25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钱钟书《围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还有方鸿渐的人物分析?
1个回答2024-02-12 16:22
  1937年夏,抗战初期方鸿渐到欧洲游学四年回到上海,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与女博士苏文纨、大学生唐晓芙小姐发生了情爱纠葛,因此受到丈人家的冷淡。

  他恋爱失败后,和苏的失意追求者赵辛楣成为好朋友,二人接受内地三闾大学的聘请。一路上历经艰险,也遭遇无数趣事。

  在三闾大学任教期间,方不知不觉地卷入校内个人恩怨和乡里狭隘观念的明争暗斗中,几位同事都反对他,而他和英语助教孙柔嘉日趋亲密更引起他们的嫉妒。赵辛楣离校从商后,方鸿渐被校方排斥。

  方与孙结婚回沪,但他俩因琐事争吵,终于导致无可避免的分手。

  所以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以下是我的一点点感想,非复制黏贴,如有什么地方不恰当的请见谅~



  不管谁提起《围城》,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那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尽管当时还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但我已深深地被震撼了。



  看完《围城》后的我一开始是没什么感觉的,整个故事仅仅是以主人公方鸿渐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零零碎碎地串起几个事件、认识不同的人,以主人公的角度和人物间的对话发表出对人生的思考和现实的讽刺,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不过是那些形象而恰到好处的比喻和象征,会让人在笑过之后引发出思考。但当我回忆全剧情时,又似乎能看到一个个隐隐的城堡笼罩在各种人物之间,当他们庆幸完逃离出了一个围城,才会惊觉自己早已踏入了另一个围城,各个场景看似零散,却又隐隐契合。直到重看完那个似有若无的无言的结局,品位完那只被赋予很大意义的老钟所揭示的无奈,我才真正地体会得到那名句的形象和准确。婚姻、工作、生活等现实构建成一座又一座令人会轻易迷失的围城,让人既感慨命运的残酷又不免有些许向往,想象自己将来冲进的会是怎样一座城。



  《围城》看似是一部比较残酷现实的爱情小说,但深度又超过了一般的小说。还是有人说得好,“《围城》中的比喻的喻体融入科学,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方面的知识。阅读此书,像进入一个繁茂的花园,令人目不暇接。”,书中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流溢着作者的文采。阅读时很多不懂的句子如“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綦蓉时的把嘴唇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根本不能很好地理解到其中的深意的,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又扩展了很多知识。这是一本无论在每章节看都可以令人受益匪浅的小说,让我惊现了以前看过的很多小说的庸俗,思想触碰到了一种新的深度。



  至于方鸿渐,我觉得他一出场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形象,但在他的各种恶劣行为和心理间又能发现到一些有别于其他反面配角的发光地方。比如他有些善良、细心,也会有愧疚心,与赵辛楣的冰释前嫌中亦可表现出他的大度,借助遗忘了帽子帮想和赵辛楣独处的女人取回手提包的行为又体现出了他的机智。他和唐晓芙、赵幸楣之间的两段情谊正是《围城》中虚伪遍布的世界里的一点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