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春晓纯音乐

杭州的苏堤春晓”也叫苏公堤。为何叫苏堤呢?有谁知道不?
1个回答2024-01-19 19:15
 这个跟“苏轼”有关系哦,我是从《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里看来的。
谁知道《记得苏堤春晓》的故事呢。
1个回答2024-01-23 15:59
讲的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唐玄宗确实比杨玉环大许多,并且唐玄宗第一次见杨玉环是在她十四五岁..
苏堤春晓诗句
1个回答2024-05-28 06:59

苏堤春晓的诗句如下:

1、苏堤又是春来早,杨柳吹风映碧桃。——苏轼《苏堤春晓》。

赏析:

这句话所描绘的场景是春季的苏堤,杨柳摇曳,呈现出风起时的美景,在阳带宏光的照耀下,映出桃花斑斓的颜色。此句的美在于其深刻的意境,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苏堤春景的美妙场景,语言简练而刻画深刻,给人留下极美好的印象。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楷模向往和感慨之情。具有浓郁的诗意和艺术气息,让读者也产生了强烈的美感享受。

2、绿树阴浓,夹岸成荫,漾舟几回惊鸥。——苏轼《苏堤春晓》。

赏析:

“绿树阴浓,夹岸成荫,漾舟几回惊鸥”表现的是春天中西湖葱笼翠陌,到处是绿树成荫的景象,小舟穿行的景象。这里用“绿树阴浓”表现了绿树成荫的状况,非常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夹岸成荫”则描绘出湖边两岸密密麻麻的树荫,并亮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漾舟几回惊鸥”则表现了湖水清澈,漫步其上者不时有惊鸥飞起。这一描写方式采用了运用细节和生动动词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细腻入微的现实生活情景。

3、苏堤春晓百鸟鸣,墨客骚人分外忙。——苏轼《苏堤春晓》。

赏析:

这一句是描述春季鸟语花香下,文人墨客在这美好的春景中,感受到了无穷的灵感和创作热情,他们纷纷来到苏堤,享受这些美好的春景并在此创作佳作。这句话表达了春季的美好,而百鸟鸣又是春季的象征,正好与墨客骚人的活跃格调相得益彰。

苏轼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刻画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吸引众人绝行宽留连忘返的苏堤春景。整首诗在展现江南春光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故土的厚爱,充满了对生机和希望的赞美和感慨。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10:14
是西湖上的一道堤 苏东坡在杭州做官的时候组织百姓重修过 所以叫苏堤

不远处还有一道白堤 就是因为白居易啦
苏公堤歌词 苏公堤歌词原文
1个回答2024-01-23 19:10
1、《苏公堤》歌曲歌词如下:

杨柳堤 远方烟雨;

情人言语 画船人未起;

是谁在花港观鱼,而我在看你;

隔山头隔渔火,鹊桥何时落;

许仙遇到白蛇,好多话要说;

站在西泠渡口,折一枝杨柳;

竟然也像几分苏东坡;

我试画君团扇一点墨;

也盼秋水湖心一点眸;

我是英台你就化作那年万松的山伯;

只听风声大作雷峰塔经过;

故事总要屈折才能够回头;

谁在堤上挥袖解眉头的锁;

为你穿行万里不罢休;

荫浓烟柳藏莺语满楼;

醉舫湖天我用力挥手;

花满苏堤我就;

笙歌一首唱尽你的柔;

杨柳堤,远方烟雨;

情人言历猛语,画船人未起;

是谁在,花港观鱼,而我在看你;

杨柳堤,花未入泥;

天作嫁衣,浓淡总相宜;

我就在断桥梦,等与你相遇;

只听风声大作,雷峰塔经过;

故事总要屈折,才能够回头;

谁在堤上挥袖,解眉头的锁;

为你穿行万里不罢休;

荫浓烟柳藏莺语满楼;

醉舫湖天我用力挥手;

花满苏堤我就;

笙歌一首唱尽你的柔;

杨柳堤,远方烟雨;

情人言语,画船人未起;

是销团谁在花港观鱼 而我在看你;

杨柳堤,花未入泥;

天作嫁衣,浓淡总相宜;

我就在断桥梦里,等与你相遇;

杨柳堤,远方烟雨;

情人言语,画船人未起;

是谁在花港观鱼,而我在看你;

杨柳堤,花未入泥;

天作嫁衣,浓淡总相宜;

我就在断桥梦里 等与你相遇。

2、《苏公堤》是由戴琳剑作词,单小源作曲,杨一歌演唱的歌曲,肢斗桥于2018年11月23日发行。
苏堤春晓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06 17:31
杭州苏堤是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期间,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其实苏东坡在任职的三个地方修过堤,现如今都被称之为苏堤,包括杭州苏堤、徐州苏堤和惠州苏堤,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杭州西湖苏堤。

据史料考证,苏东坡主持修筑的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堤上有最著名的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如是说,苏堤之美首先应该感谢杭州这位老市长苏东坡。苏东坡在诗歌中描述了苏堤的修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苏堤修建于宋朝元祐五年,即公元1090年,距今已经近千年,这期间苏堤差点再次毁掉。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北宋靖康年间,也就是公元1127年,即苏堤修好之后三十多年,金兵攻陷宋朝国都东京开封,北宋灭亡。宋朝皇室南迁,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府,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重建赵宋王朝,史称南宋。

南宋皇室在杭州定都之后,未能收复国土,在杭州享受生活,让很多人痛心疾首,其中凳笑就包括诗人林升,他在诗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皇室定都临安府,让杭州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苏胡脊东坡主持修建的这一条堤岸成了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大侠郭靖也没能阻挡宋朝灭亡,南宋在公元1279年终于被元朝所灭。人们把南宋的覆灭归罪于西湖,从此官府对西湖不但废而不治,且任豪门占湖为田,一直到到明朝中期,也就是当时西湖已处于泯灭的危境。

苏堤应该感谢的另一个“老市长”,时任杭州知州的杨梦瑛。1503年,他不顾一切,力排众议,经开创了“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批准,于1508年裤粗渗2月2日开始疏浚西湖,耗时152天,将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补益苏堤,使苏堤得到修复,并且修建了另一条堤,也就是西湖三堤之一的杨公堤。其实苏堤之所以能在那时修复,还应该感谢那位明孝宗批准了杨知州的请求,改变了人们对西湖,对苏堤的政治误解。

在那之后的五百多年间,西湖苏堤肯定也是得到历届杭州主政者的不断修葺,才成就了今日苏堤之美,然而还是应该感谢杭州那两位“老市长”,即苏东坡和杨梦瑛。因为苏东坡开创了苏堤,而杨梦瑛让人们正确认识了西湖,修复了苏堤。

如今,我们走在苏堤上,走在杨公堤上,感受着春风吹拂,欣赏着西湖美景,不要忘了那些给我们留在这些美好的先辈,应该努力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大美,爱护我们祖国大好河山!
苏堤和白堤各是因为谁得名的
1个回答2022-10-26 13:02
苏堤因苏轼而得名,白堤因白居易得名
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有什么厉史?
1个回答2024-04-06 12:47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

"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一过,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如梦如幻。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苏公堤是什么意思啊?
1个回答2024-01-20 01:08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览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意思是:
杭州西湖苏堤,春天里,晨光刚露,夜的雾尚未散去,树上繁花盛开,飞落的花瓣溅落在碧波之上(蘸,拟人手法,花瓣在水中蘸一下又浮上来),花枝错杂相互掩遮,就像铺满锦绣。前来欣赏美景的人都说,(这个地方的风景)一年四季都很美,然而,春天的早晨最好。
应网友的要求,特意补充字词解释如下:
苏公堤:现在叫“苏堤”,是“西湖十景”之首。当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开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筑成,横贯湖南北,全长2.8公里。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
宿雾:头天晚上的雾气。水面上由于白天阳光对水加温,日落后空气变凉,会产生雾气。
览胜者:寻找并欣赏美景的人。
咸谓:都认为。咸,相当于“都”;谓,相当于“说”,有评价、认为的意思
苏堤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3 01:24

杭州西湖苏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诗人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构筑并历经 后世演变而形成的,杭州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把它命名为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