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小古文拼音版

铁杵磨成针的拼音
1个回答2024-02-15 06:12
铁杵磨成针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释义] 杵:舂米或捶衣用源陆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此宏。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雹扒顷情都能成功。
铁杵磨针文言文拼音
1个回答2024-02-14 02:37

拼音 mó zhēn xī,zài méi zhōu xiàng ěr shān xià。shì chuán lǐ tài bái dú shū shān zhōng,wèi chéng,qì qù。guò xiǎo xī,féng lǎo ǎo fāng mó tiě chǔ,wèn zhī,yuē:" yù zuò zhēn。" tài bái gǎn qí yì,hái zú yè。ǎo zì yán xìng wǔ。jīn xī páng yǒu wǔ shì yán。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铁杵磨针》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溪边时看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李白就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老妇人说:“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成语铁杵磨针带拼音的
1个回答2024-03-05 21:50

铁杵磨针 [ tiě chǔ mó zhē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tiě chǔ mó zhēn ]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 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例 句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铁杵磨针的原文拼音
1个回答2024-03-08 07:16

铁杵磨针的原文拼音如下:

铁杵磨针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铁杵磨针拼音:核辩陪

【mó,zhēn,xī】,【zài,méi,zhōu,xiàng,ěr,shān,xià】。【shì,chuán,lǐ,tài,bái,dú,shū,shān,zhōng】,【wèi,chéng】,【qì,qù】。【guò,xiǎo,xī】,【féng,lǎo,ǎo,fāng,mó,tiě,chǔ】,【wèn,zhī】,【yuē】:“【yù,zuò,zhēn】。”【tài,bái,gǎn,qí,yì】,【hái,zú,yè】。【ǎo,zì,yán,xìng,wǔ】。【jīn,xī,páng,yǒu,wǔ,shì,yán】。

铁杵磨针译文:

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灶历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人物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改蠢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成语是铁杵磨成针还是铁杵磨针?
1个回答2024-01-25 22:27

铁杵磨成针才是正确的

铁杵磨成针拼音
1个回答2023-12-09 15:04

铁杵磨成针拼音是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铁杵磨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意思是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褒义词,可做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铁杵磨成针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铁杵磨成针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课,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走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门口有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铁杵磨针》
1个回答2022-05-21 05:47
有一天,李白偷偷地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婆婆拿着大铁杵在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这个铁杵磨成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铁杵磨针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3-24 22:50
铁杵磨针,这个意思是,磨针溪,在象耳山的下边,世人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打算放弃离开,路过这条小溪时,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问老婆婆在干什么?老婆婆说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被她的一直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铁杵磨针啥意思
1个回答2023-12-03 00:29
铁杵磨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愚公移山。

出处: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造句: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成语典故: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3:43


  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