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三国小说

好谋善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4 05:37
  好谋善断释义:
  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拼音] [hào móu shàn duàn]
  [出处] 晋·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好谋善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4 18:56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多谋善断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08 02:05

多谋善断的意思是计策办法多,又善于判断决定。也指多思考、多商量并善于作出决定。

多谋善断的详细解释如下:

1、【解释】: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2、【出自】:晋·陆机《辨亡论》:“而毁唯加之笃敬,申之以节俭,畴谘峻茂,好谋善断。”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近义词:当机立断、好谋善断、魂销目断、能谋善断    

反义词:多谋少断、知掘当断不断

拼纤猛培音:duōmóushànduàn

房谋杜断是谁呢?
1个回答2022-11-26 21:27
房谋杜断: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又可作:杜断房谋。

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谋杜断”的故事和人物的名字?
1个回答2022-10-09 01:43
房玄龄与杜如晦
好谋善断的成语就是简便的
1个回答2024-01-23 00:51
房谋杜断
fáng móu dù duàn
[释义]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语出]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近义] 天作之合
[用法] 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房谋杜断指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6:45

【成语】: 房谋杜断

【拼音】: fáng móu dù duàn

【解释】: 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

【出处】: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举例造句】: 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拼音代码】: fmdd

【近义词】: 天作之合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故事】: 唐朝初年,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这个成语的来由?
1个回答2024-02-01 21:50
唐太宗(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说: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在当时看来,房、杜二人同心辅政,是合作得非常协调的,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笙磬同音”,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这里借来比喻两个人彼此齐心协作,好象笙、磬两种乐器和谐地合奏一样。
房谋杜断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07:49

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计谋,传为美谈。后人因以房谋杜断喻指同心协力,配合默契,同掌朝政,谋划国家大事。元雅琥《上执政政四十韵》:“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萧规曹随)。   房玄龄(579-648),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隋末举进士,任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贞观元年(627年)为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他长期执政,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唐太宗的重要谋臣。后封梁国公。曾受诏重撰《晋书》。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临机善断,官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为辅弼,订定各种典章制度。时人合称“房杜”。

房谋杜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16 07:58

房谋杜断什么意思如下:

“房谋杜断”汉语成语,拼音是fang móu dù duàn,意思是指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美谈。出自《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造句:

1、看到被侵略者洗劫后的村庄,真使人房谋杜断,一股复仇的怒火不由得从我心底燃烧起来。

2、怪不得说房谋杜断,原来是多谋少断。

3、就是那个与老爷并称“房谋杜断”的房大人啊,前几天他还曾到过府里,少爷怎么会不记得了呢?

4、李世民时有,说的是房玄龄出谋,杜如晦决断。

5、人才济济,文治,房谋杜断,长孙辅机,武功,秦琼尉迟,军神李靖。

知识拓展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也是汉字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成语的发展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故事、历史事件、文学作品以及智慧的总结等。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故事来传递智慧和道理。这些故事被广为流传,逐渐形成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常常以形象鲜明、寓意深刻的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积累与总结。

许多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历史事件。

这些历史事件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成为人们研究和回忆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事件进行总结和概括,人们便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成语,以便更好地传达历史的教训和人生的智慧。

一些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作品通常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情感,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和思考,人们得以从中汲取智慧和感悟,将其凝聚为简练而有力的成语。

成语的发展还与民间智慧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的民间智慧流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的宝库。通过对民间智慧的传承和总结,人们以朴实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方式创造了许多成语,将智慧的火花传递给后人。

成语的发展来源是多方面的,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它们是古代智者和文化传承者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中国人思考人生道路和人际关系的独特方式,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成语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无论是在教育领域、戏剧文艺演出中还是在日常口语交流中,成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