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学

什么是中医辨证
1个回答2023-08-08 03:16
辩证其实就相当于寻找疾病的线索,跟西医用仪器检查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只是这个比较主观,可以自己学习一点相关知识,为自己辩证,因为自己肯定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
——松子中医
什么是中医辨证?
3个回答2023-05-02 11:17
病情分析:中医辨证是中医诊病治疗的一种流程方法。辨就是辨别,辨认,辨别你的症状是属于哪一类的病,证是指你的症状属于中医的哪类的证候。中医辨证是通过中医的“四诊”,四诊就是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搜集你的症状或不适属于哪类的病证。这是中医诊病诊断的一种方法,与西医的化验检查,透视,B超等检查相似。
中医什么叫辨证论治?
3个回答2022-12-13 09:59
辨证论治就是突出了个性化的中医思路。强调以人为本。辨证论治以阴阳为总纲,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
中医辨证治疗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03 12:05
建议: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中医辨证施治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07 17:20
(一)什么叫辨证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

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

(二)什么是施治

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中医虚实辨证
1个回答2023-03-25 20:50
tb4ykq68tb4ykq68
中医是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1个回答2022-11-09 11:52
中医治疗多汗方法包括:1、热盛引起的多汗,比如:心肝火旺,则以降火为主;若伴有口干、头汗,大便干燥等,使用清热泻火药为主。2、气虚引起的多汗,多是因为气虚不能固表而导致汗出,多以补气为主,常用的补气药有:太子参、党参、山药、黄芪。3、阴虚内热导致的多汗,可滋阴降火止汗。最常用的药物为知柏地黄丸。中医治疗多汗需要辨证,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中医怎么辨证多汗症的?
1个回答2022-11-10 09:30
中医取双手的合谷穴用十五厘米的毫针快速进入五至七分深度,留针十五到三十分钟,留针时期悄悄撵转毫针三到四次,以加强针感,每日一次,连用五到八次。同法,足多汗者取足部三阴交穴进行针刺,进针深度约为一寸左右。

取明矾三十克,干姜五到七片,将以上两味中药用适量水煎熬半个小时以后,取汁去渣,趁温把手足浸入药液中,在浸泡的过程中可在药液中不断掺加温开水,以坚持药液的温度,每晚睡前浸泡一次,每次浸泡二十分钟,接连使用四到八次。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
3个回答2022-05-09 04:21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虽然对消渴证的认识中医学内部也有学术分歧,但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何为中医辨证诊断?
1个回答2023-02-12 01:36
什么是中医辩证?
中医辩证: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者,亦有称病为证者。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证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证”实际包括证名、证候、证型等概念。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一个诊断名称,这就是“证名”。如痰热壅肺证、肝郁脾虚证医|学教育网整理、卫分证、脾肾阳虚证、膀胱湿热证、瘀阻脑络证等,均为证名。临床上有时又将证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辨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中医诊断学主要是介绍历史上的各种辨证分类方法,以及由各种辨证方法综合而形成的辨证统一体系,辨证思维的技巧,常见证型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