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中华美食的句子

赞扬中华美食文化的排比句?
1个回答2024-03-10 13:40

1.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2、灌汤小笼包的皮是薄薄的,甚至都透亮了,张嘴咬一口,里面鲜美的汁水流入口中,咬那浸了汁水的肉团,不肥不腻,入口爽滑……那真叫美!

  3、盐水鸭皮白柔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赞扬一个人很有才华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2 05:03
才华盖世
【拼音】:cái huá gài shì
【解释】:盖:覆盖,超过。才能很高,远远超过当代的人。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示例】:他是一个才华盖世的科学家。
【近义词】:才华出众
【反义词】:才疏学浅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才华很高
才华横溢
【拼音】:cái huá héng yì
【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王朔《枉然不供》:“她丈夫任北海是市电讯局才华横溢、很有前程的年轻工程师,相貌英俊,举止潇洒,待客得体。”
【示例】:他从小就流露出才华横溢的天资来。
【近义词】:才华盖世、才华出众
【反义词】:才疏学浅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很有才华的人
赞扬华侨精神的句子?
1个回答2024-05-24 00:57

(第一首)华侨抗战倾极力,祖国在心永不移。捐款捐衣超百亿,参军参战过千儿。空中宰贼杰游子,境外呼援善携慈。侨界全球联一体,似乎没有汉奸尸。------(第二首)斗转星移云滚涌,神州易主国旗红。侨民永倚擎天柱,赤子长离逐海篷。搭建侨桥营伟业,沟通贸途立丰功。炎黄族裔期圆梦,一统江山庆大同。------(第三首)离去归来三十春,华侨文化爽心神。胶林满目葱葱绿,感念当年种树人。------

赞扬一个人有才华的藏头诗
1个回答2022-11-10 17:36
才气当如虹
高节青竹容
八风吹不动
斗破苍穹窿
赞扬同学们对自己的表扬话语?
1个回答2024-02-05 12:57

非常感谢同学们的认可,而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才能够更加努力,我知道你们比我更优秀,感谢你们给我机会

赞美、赞扬,的区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14 17:16
赞美是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与表扬。
赞扬的解释为称赞,表扬,称扬。
赞美与赞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词性不同,赞美是一个专有名词,而赞扬是一个动词。它俩互为近义词。
赞美 zàn
měi
发自内心的对于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我们更好的与朋友、同学交往,从而增进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友谊。
近义词:嘉赞、称赞、夸奖、表扬、赞许、赞赏、赞颂、赞叹、赞扬、赞誉、讴歌、歌颂、颂扬、称道、称颂、称扬、称誉、颂赞、奖饰、表彰、奖励
反义词:批评、唾骂、责备、指责、指斥、耻笑、责怪、诋毁、毁谤、讥刺、指摘、嘲笑、申斥、标谤
英文:praise;eulogize
赞扬 zànyáng
动词,表示对一个人进行称赞;表扬;称扬。
造句:无私奉献的人值得我们赞扬
大家对他的本领大肆赞扬
赞美赞扬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17:17
尊师重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孜孜不倦 兢兢业业 披星戴月 悬壶济世 救死扶伤 华佗再世 妙手回春 妙手仁心 神医圣手 杏林高手 华佗再世 巾帼英雄 绝代佳人
赞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0:54
  1、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2、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4.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赞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9 07:22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赞扬中华武术的诗句有哪些?
2个回答2023-02-08 11:14
动静之极,阴阳之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