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理论

三段论逻辑推理!
1个回答2024-04-10 20:54
1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
答案:人民教师,都是 应该受到尊重的
2   我不是运动员;   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主要错在“需要努力锻炼身体”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即“运动员”只是“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这种错误逻辑上称为“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如果小项扩大则称“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否定命题
论证逻辑哪个老师好
1个回答2024-05-26 01:46

赵鑫全的《逻辑精点》的论证逻辑是所有老师里面讲得算比较清楚的,但是没有什么逻辑基础看起来会很费劲。

老吕的《老吕逻辑要点精编》,形式逻辑讲得比鑫全好,但是论证逻辑讲得不清楚,看了书还是不会做题或者是按照他给的方法做的题不正确。

刘燕的《燕子逻辑》,形式逻辑和论羡族证逻辑将得都挺不错的,风格逗比,学起来轻松。

饶思中的论证逻辑讲得不错。

逻辑还有胡海滨的《海滨逻辑》海滨逻辑有公式部分学起来很容易上手,用的是高中学过的概念或者大白话,第一次接触就能够理解,不会头晕。

逻辑各家老师讲课风格都有所不同,差不多是各有专长吧闹派弊。

想要结合各家所长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知识体系的划分学习方法都有所不同,不停的换老液族师自己容易变晕。

所以逻辑建议只跟一个老师就OK了。

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3-01-21 22:48
论证逻辑包括了形式论证和非形式论证。形式论证主要和形式逻辑有关,非形式论证则和非形式逻辑有关。
时空穿梭的逻辑悖论
1个回答2024-02-12 18:54

按照常规思考,如果一个时间段成功建造了可以穿梭时光的机器,那么会有人到前面的时代制作同样的机器继续回到过去,于此同时带到之前时代的还有那个时代的科技。那么每个时代都应该有时光机存在,包括现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可以建设时光机器是不可行的。
光的最小构成也是三维结构,以速度的方式永远无法超越时间,因为速度存在于时间内,没有0时间的速度,也没有负时间的速度,就如霍金所说第4维时间,目前包容了前3维是同时存在的。但时间实际上是停滞或者无限大速度的要想旅行只有在思维感知上了,通过外界所有量的运行经验方向,计算下一个时间点所达到的。例如,当你抛出一块石头,你可以看到运行轨迹,再迅速的计算出落下后运动轨迹~直到它停下,这是一切有感知物体特有的能力。

逻辑学 逻辑推理
1个回答2024-03-02 01:57
答案是C。
已知表演者共七个人。
V第一个出场,且在U前,则U第二个出场;
W要在X之后,T和Y都不能最后一个出场,且X不能第一或第二个表演;
这里首先排除了V、U、X、Y、T这五位最后出场的可能。且W之后要跟随Y或Z,则W也不可能最后出场。最后剩下的只有Z。

另条件:“W要在X之后出场”,“在W出场后,Y和Z中的一个要紧接着出场。”已知第七位是Z,则除去第一、第二及第七位已知外,第三位到第六位的顺序都没有确定,只能断定X的排位在第三到第五位之间,因为,W要在他后面,所以W一定是在第四到第六位之间(具体视X的顺位而定)。而T和Y在第三到第六位都是可以的,关键看X和W的排位而定。

举例证明:按题目条件,排序的可能有如下几种:
1.W第四位出场的顺序只有一种可能:
V U X W Y T Z

2.W第五位出场的顺序有两种可能:
V U X T W Y Z
V U T X W Y Z

3.W第六位出场的顺序有六种可能:
V U X T Y W Z
V U X Y T W Z
V U T X Y W Z
V U Y X T W Z
V U T Y X W Z

V U Y T X W Z
故事的逻辑性都很强,但现实往往让人感觉没什么逻辑
1个回答2024-02-02 01:00
故事的逻辑性都很强,但现实往往让人感觉没什么逻辑。我估计这是因为故事的逻辑太简单,而现实的逻辑则极其复杂——复杂到让人感觉不到有逻辑的存在
故事的逻辑性都很强,但现实往往让人感觉没什么逻辑
1个回答2024-02-01 04:11
故事的逻辑性都很强,但现实往往让人感觉没什么逻辑。我估计这是因为故事的逻辑太简单,而现实的逻辑则极其复杂——复杂到让人感觉不到有逻辑的存在
生活中的不合逻辑的逻辑语句有哪些?
1个回答2022-12-06 01:31
晒太阳。。。
生活中的不合逻辑的逻辑语句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5 17:53
这是倒装句

符合语言逻辑
《逻辑哲学论》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3-02-09 02:04

作者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1921年首次发表,逻辑哲学论从符号系统的原则和任何语言中词和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的关系出发,将这种考察的结果应用于传统哲学的各部分,并在每一种情形下都表明,传统的哲学和传统的解决是怎样由于对符号系统原则的无知和对语言的误用而产生出来的。

逻辑哲学论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计划,试图用它来识别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清晰地说出逻辑上完美的语言的条件来定义哲学的界限。它的目标是完善罗素早年的逻辑原子论哲学系统。

逻辑哲学论的内容分为七个部分

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东西,那发生的东西,即事实,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

从这七个论题的顺序看,维特根斯坦首先对世界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原子事实,接着他又把原子事实同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思想就是事实的逻辑形象,思想是通过命题来表述的,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有意义的命题与现实是相对应的。

这样维特根斯坦就把语言和世界联系起来了,并进而从对世界的逻辑分析过渡到对命题的逻辑分析,维特根斯坦研究了命题的三种主要形式,即基本命题,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和命题的一般形式。

通过对命题形式的分析,维特根斯坦为思维划定了一条界线,并对传统哲学的问题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出存在着不可说的东西,对此应当保持沉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