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帛书版原文注释下载

有没有道家注释的道德经帛书甲本
1个回答2023-02-10 18:18
有道家注释的道德经帛书甲本。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求道德经全文加注释 谢谢
1个回答2023-07-14 15:17
哦 我的网络硬盘有
鱼书雁帛的成语解释,鱼书雁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4 16:43
鱼书雁帛
拼音

shū
yàn

简拼
ysyb
近义词
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肠雁足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见“鱼书雁帖”。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产生年代
近代
常用程度
一般
鱼书雁帛的成语解释,鱼书雁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0 23:53

含有书和鱼的成语有狐鸣鱼书、鱼信雁书、鱼书雁信 鱼书雁信 出 处:《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 拼 音:yú shū yàn xìn 解 释:泛指书信 近义词:鱼书雁帖、鱼书雁帛、鱼封雁帖 典故:《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词语分开解释: 鱼书 :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鱼书”称书信:鱼书遥递|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雁信 : 1.指传递书信者。(国家标准物质网)

鱼书雁帛的成语解释,鱼书雁帛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9 11:51
鱼书雁帛
拼音 yú shū yàn bó
简拼 ysyb
近义词 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肠雁足
反义词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见“鱼书雁帖”。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产生年代 近代
常用程度 一般
道德经十五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13 05:27

道德经·第十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译文对照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晌液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里涉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春谈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宴森物故更新。

厚德载物怎么解释
1个回答2023-04-10 03:30
释义: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大意: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德薄而得必害其身 就是厚德载物的对立面,相反的理解就可以了
浣帛的引证解释浣帛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6-16 13:05
浣帛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_帛”。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作祭服。引《礼记·礼运》:“衣其_帛,醴_以献。”郑玄注:“_帛,碧消练染以为祭服。”《孔子家语·问礼》:“衣其浣帛,醴_以献。”。
浣帛的引证解释是:⒈亦作“_帛”。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作祭服。引《礼记·礼运》:“衣其_帛,醴_以献。”郑玄注:“_帛,练染以为祭服。”《孔子家语·问礼》:“衣其浣帛,醴_以献。”。注音是:ㄏㄨㄢ_ㄅㄛ_。拼音是:huànbó。结构是:浣(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浣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亦作"_帛"。2.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作祭服。
二、网络解释
浣帛浣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ànbó,亦作“_帛”。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搜尺作祭服。
关于浣帛的成语
鱼帛狐声束发封帛浣衣菲食悔漏知子女玉帛永垂竹帛名垂竹帛着于竹帛垂名竹帛鱼书_帛
关于浣帛的词语
鱼书_帛名垂竹帛束帛加璧功垂竹帛竹帛之功永垂竹帛垂名竹帛浣衣菲食著于竹帛鱼帛狐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浣帛的详细信息
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帛 解释及活用
1个回答2023-02-15 02:14
帛是一种织物,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丝绸。裂帛就是撕裂丝绸。
道德经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1个回答2024-03-05 12:28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如下: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注释

奥:藏,含有庇荫的意思。

市尊:换取尊位。

加入:高过他人,亦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意思。

何弃之有:即“有何弃之”,有什么可抛弃的。老子认为恶人可以转变,世上不应有被抛弃之人。

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拱璧:极为珍贵的大玉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