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涨秋池

巴山夜雨涨秋池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31 11:53
“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问君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3-08-12 14:01
李商隐《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谁的诗?
1个回答2022-12-20 23:11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哪首诗 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3-08-30 01:30
1、巴山夜雨涨秋池出处:《夜汪液雨寄北》。

2、原文:

君问困橘物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翻译: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伍山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解析巴山夜雨涨秋池
2个回答2022-09-26 12:29
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谁的诗词
4个回答2023-01-13 05:49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0 07:52
1、“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思是: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2、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雨打芭蕉涨秋池出自哪?
1个回答2024-03-16 22:27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20:31

这几句诗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愁和友情的诗篇。

首先,"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君”指的是亲友,诗人表示对于亲友的归期并没有确定的时间,无法确定何时能再次相见。

接下来,"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巴山地区夜晚的雨水不断涨满了秋池,形容了离别时的悲苦和心境的沉重。

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对和亲友再度相聚的期待与盼望。诗人希望能够共同坐在西窗下剪烛,畅谈巴山夜雨之时。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离别时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共度时光、分享故事的向往和期待。这首诗以简练、深沉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苦楚和友情的珍贵,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如逗携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渣伏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指敏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01 00:37
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吗?我还没办法确定日子。
巴山夜雨涨秋池:此刻巴山的夜里正下着连绵的秋雨,雨水都涨满了池塘。
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与你一起在西窗下点着蜡烛聊天。
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时再仔仔细细告诉你我这会儿孤独的心情。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