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

秋雨夜眠的诗意
1个回答2024-03-08 11:37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颇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多么冷酷的大自然啊!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岂能无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大约是大和六年(832)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秋眠我东阁夜听风雨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7-22 00:05
秋天睡在东阁里,夜里听到风雨交加的声音
秋夜听雨 作文
1个回答2024-01-25 06:49
秋 听 雨

这大概是最后一场秋雨吧,丝丝缕缕的细雨绵绵延延数天,都没有驻足的意思。细雨化作纯碧的泪珠点点滴滴敲打着秋长天的倩影,轻轻地撞击着窗棂,就像是琵琶弹奏的一曲委婉的乐曲,怕也弹不醒这昏睡的季节了,秋意阑珊。秋天将要离去。
窗外淅淅沥沥无尽的雨声,仿佛重复着昨天的话题,把一片相思融进这秋的天幕,虽然沉甸甸的、黑沉沉的,却也散发着馨和宁静。
雨声伴着阵阵凉意渐渐大了,仿佛是让听它细细地述说·听着雨声,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已经睡了,显得格外清新宁静,那滴滴落落的雨声,好像是一张细细柔柔的网,茫浩渺,网住我思绪的翅膀。
们常说,听雨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雨打芭蕉,雨落残荷,秋雨梧桐,在文墨客耳中都有美妙的诗意。李商隐的《雨寄北》“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雨张秋池…··一直是在异乡的游子心中默默低的千古绝句,在他乡漆黑的雨里,浓浓思念的感便是这窗外无尽的雨声。
现在窗外缠缠绵绵的秋雨敲打着梧桐,虽不是巴山雨,但也是雨他乡,心里涨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泪涌了我的双眼,润着我的心。
少年时,听不懂雨,常常是捧着一本书,在雨里读着读着就被雨声引入梦乡。渐渐长大了,雨声依旧,但心境却是不同了。每逢下雨,便会放下手中的正在做的事,静静地听那雨的细细柔柔,夏雨的越奔放和秋雨的舒缓细腻。尤其是听那雨声。一个“听“字,却能体味出一种说不清的美感和愉悦。甚至觉得窗外那有节奏的滴雨声仿佛就是自己的心跳,是自己活着的生命的一部分。时光在这滴滴嗒嗒的雨声中慢慢流逝,随着这雨声,觉得生也淡泊了许多,过去许许多多的遗憾,似乎在这雨中都变得圆满。
如今仍然听不懂雨,但我还是喜欢听雨,喜欢蒋捷的《虞美》“少年听雨歌楼,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一任阶下,点滴到天明。”
我开始明白,在风雨中,在雨过天晴后,自己应该用心去做些什么……,思绪象断了线的风筝,满天的自由飘飞,悠悠往事带来馨缕缕,涨满心田。
让曾经拥有的辉煌和失意,都随秋雨而逝,让那根根雨丝化作行行只能用心来感应用心来读的诗,让自己沉浸在这幽幽的意境中,用心来听,来感受·让生多一些淡泊,多一些自然和宁静,那份美如同一杯甘醇的葡萄酒。
听雨真的不仅仅是一种境界。
秋声夜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2 23:04

形容秋天的雨夜,也可以说是秋天晚上下的雨。

秋雨,自然现象,是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中国东部夏秋过渡季节里的秋雨较为明显。因该季节台风常在中国东部登陆或在近海转向,致使随台风而来的暖湿空气与北方冷空气相汇于此,形成持续性的乎肆拦阴雨天气。

相关文章:

真盼这场秋雨早点岁胡到来,缓解家乡日渐严重的旱情,冲掉庄稼人周身的劳倦,滋润夜晚忙着成长的地瓜、苞米,播撒下老天爷对山民的体谅和关爱,对这片山地的倾心与眷顾。

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云雾越来越浓,像飘动的玉带缭绕在山腰间。顷刻,乌云漫过山头,像一块黑布飘飞而至,罩住所有田地和房舍。风越来越急,天地一片昏暗,空气也凉下来了。

秋雨没有夏雨来得那么急。起初感觉有雨丝细细密密、轻轻柔柔地漫下,像轻轻低语的热恋情人,轻轻地诉说着什么秘密。慢慢地变成点点滴滴,悄悄地树叶、花草和路面都湿润了。秋雨温柔缠绵,如丝如缕,若酒若醇。

袅娜依依的柳枝挂着晶莹的雨滴,拂过来又拂过去,像群荡秋千的山妮子;粗壮的杨树伸着绿色的手掌,承接着潇潇雹搭秋雨,有男子汉的风格,静默不语;柔弱的小草叶片泛黄,在雨中低着头、瑟缩着,像做错了事的孩子。

秋夜雨·秋夜赏析
1个回答2023-09-16 18:27

全词主要表现主人公漂泊异乡、有家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

词的上片首句“黄云水驿秋笳噎”通过特定的天气环境(即大雪将至前的黄沙乌云)、特定的栖居环境(水中驿站)以及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胡笳发出哽咽的声音),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辗转漂泊之愁。“吹人双鬓如雪”句采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无奈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排遣之愁绪之深。“谩碎把、寒花轻撅”一句采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不停敲击满树寒花,直至将其敲碎的特定动作表现得十分细腻传神。

词的下片又黄昏写到夜深,“红云转入香心里”三句写晚霞已逝,夜已渐深,人们都已经歇息。而主人公此时更是辗转反侧,愁绪更浓,抬眼望窗外,“雁落影,西窗斜月”两句以景结情。漂泊的大雁留下孤单的影子,一轮斜月挂在西窗外。词人通过“雁影”和“斜月”这两个深秋特有的意象,将主人公漂泊他乡、家园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和无奈表现的含蓄深刻,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七绝·雨夜无眠
1个回答2023-10-22 17:15
   乎纤世       雨过蛙鸣子夜天,

          孤灯剪影度愁眠。

          堂前檐水穿石响,

       岁肢   倦伴聒声到更残。

                  中华通韵·十一安·仄起押韵

诗译文:

        一场淅淅沥沥的夜雨过后,远处传来竖锋一片啯啯的蛙叫声。浮云游荡,残月当空,夜已过半。

        昏暗的烛光,把寂寥的身影映照在窗棂上,清晰的剪影孤单地在烛前晃荡。愁眠的人啊!与孤灯剪影为伴,在屋中度来度去难已入寐。

       
秋夜雨寒
2个回答2022-05-21 15:21
已发,注意查收!!
求秋夜雨寒的作品!
1个回答2022-05-26 16:48
已发送~查收~
夜雨秋风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05 17:39
潇潇夜雨秋风寒,长夜孤灯照无眠。
夜雨秋风都表示冷的含义,主要表达心情的悲凉!
秋林夜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1 01:22
“秋临夜雨”,这是自古以来的时令启示。它仿佛在诉说,盛夏已过,秋来乍到
秋临夜雨春暖花开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