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宋氏图腾

姓氏图腾,那些图片是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4-02-12 10:45
古人自己画的,后来逐渐演变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姓氏图片文字我姓宋
1个回答2024-01-30 19:25
是准确的回答你的问题,还是答非所问呢?
姓氏邝的图腾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0 15:41
邝 KUANG

①路史:古邝国后有邝氏。 ②姓苑:广东南海县多此姓。 ③奇姓通:一统志,邝野,字孟质,永乐进士。姓氏由来:路史:古邝国之后有邝氏。姓苑载:广东南海多此姓。明有进士邝文、邝曰广、邝约、邝□等人。邝氏亦有不少移居海外发展。邝氏楹联:「海雪堂遗臣死节、土木堡兵部殉忠」,此联表彰明朝儒士两人爱国不屈之忠节。  郡望堂号:庐江郡  姓氏家谱:邝氏三修族谱  历史名人:邝文, 邝曰广, 邝约, 邝露 族史 开平市单水口有间雷方邝三姓祖祠,门口楹联书“源同一脉,衍以三宗”,明确地阐明雷方邝三姓,原是同一祖宗,後来分支成为三姓。雷方邝三姓同是炎帝的後裔。从炎帝至今,约五千五百多年。炎帝生於今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的姜水,故姓姜,名魁隗(音葵),又称神农氏。死後葬於宝鸡市南郊的常平山,即今炎陵。炎帝原姓姜,因子孙居于雷泽(今山西永济县之南),故姓雷。炎帝之九世孙(八世孙榆罔之子),曰雷公,因有战功,受封于方山(今河南省禹州市之西),以地为氏,由雷改为姓方,为方氏的始祖。距今约五千三百多年多,历一百七十多代。至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有方氏第148世祖方谆,字愈平,因长女淑丽被册为皇妃,愈平公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御赐姓邝。愈平因而由姓方改为姓邝,本应为邝氏之始祖,但愈平公念其本,尊其父三七公为邝氏始祖,愈平公自己则为邝氏二世祖。流传至今,子孙己达三十多代,人口三百多万人。 始祖 方以平三七公讳奋,字祯;生於1103年北宋徽宗祟宁二年 – 终於1166年南宋乾道二年,享寿六十四岁。世居安徽庐洲(今安徽合肥市)庐江 2 邝愈平 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时任临安京城大尹;长女淑丽受册皇妃,愈平因此封宣城侯,食邑安徽宣城,御赐姓邝。 3 讳諴 字一声,愈平次子。生於1155年,终於1246年。享寿九十二岁。 4 公昭 讳奎,字公昭;一声公长子。生於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十月初九,终於元世祖(忽必烈)二十三年(1286)十一月十一,享寿九十一岁。公昭公出生於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二十一岁随父南迁,居於河源。三十岁(1225)水又随父由河源移居古冈(今新会城)。于1250年(五十四岁)由新会迁开平县(宋时属信安县)。居单水口泮村乡坑口村。 广东潮山 邝

湖南临武邝家村源流:远祖宣(姓黄),东汉河阳侯,家南白水。娶粱候邓禹孙女。云孙(八代以下的孙)曰贤,字四明。唐神龙间拜右相,以功封(左边一个军,右边一个右耳旁,不知道怎么读)国公。居汴粱邓州白水村,生子二,长曰旦,次曰丞。原姓黄,因败关灭族。易姓潜名(传说初在黄外加广,为广姓),旦添曰于左为旷,居河南陈留村:丞添邑于右为邝,徙居吉州(江西)。丞佑唐,开元举进士,选驸马,封安平侯,以言诤,天宝乙未谪吉州长吏。安禄山兵动,调安城参军团练使,遂居敖城,生子纞(?),传十于世,生幼父,迁湖广临武寿塘而家焉,幼父即吾族始祖。

自十一世以下,子孙甚繁,名著三忠,存迹九女,如安富之苍州,东山峡珠村,彭方卢陵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之辛田,上乡,吉水中村,永丰上市,秦和下村,远则江省之有进贤。湖广之有临武、宜章。衡山、攸县,广东之有南海,连州,大宁,派为递迁,代有闻人……
百家姓宋氏的起源以及家世?
1个回答2024-06-01 23:30
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宋姓出自战国时期,商朝纣王的庶兄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建立宋国,他的子孙以国为名作为姓氏,从此有了宋氏。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殷王帝乙的长子启,被周武王封于宋,传到三十六世孙君偃时,为楚国所灭。历史上的宋国是周代诸候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长安以东。



不过,宋氏固然是源自以国为姓的宋国公族,但却不是纣王的直系血脉,而是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苗裔。微子启是殷商帝乙的长子,商的始祖契,又是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追溯下去,宋氏应该是光荣的黄帝直系子孙。





宋姓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秦汉时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隋代以前,宋氏分布于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江西、山东、甘肃、安徽、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在福建安家落户。此外,宋氏已扩展至今四川、广西及北京市的一些地方。宋高宗赵构南逃,有中原宋氏随之徙居今浙江、江苏、湖南,后来有的又迁至广东的五华、梅州、潮州等地。五代,南迁于湖南的宋氏有一支融入了当时的少数民族。



从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宋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



总的来说,唐代以前,宋姓南迁繁衍不那么广泛。到了宋代以后,宋姓就遍及大江南北了。
听说中国姓氏都有图腾 姓王的图腾是什么?
2个回答2022-09-09 09:36

姓王的图腾如图所示

薄姓的起源地 和姓氏图腾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6 00:10
薄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71位。薄姓主要源出有二:一为姜姓,是炎帝后裔;二为子姓,是商汤后裔。薄氏望族后来出自雁门郡,其后人多尊商汤为得姓始祖。另外,在历史兄游上还有其他源于少数民族的薄姓。如今,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目前薄氏人口总数列全国第二百九十位。

薄(Bó)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上说,薄姓是姜姓的后代,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   2、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据《左传·杜预注》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   3、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万姓统谱》中记载,薄氏为古东夷族商部落族人发展壮大的分支。商族的另一支成汤,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率领盖氏部族与薄姑部族等诸侯国灭了夏,之后的薄氏部族建有薄姑国。   殷商王朝时期,薄姑国之地又称薄城(今山东淄博临淄,一说山东潍坊昌乐),与古盖国相邻。   周武王灭殷商之后,薄姑国联合盖国起兵反周,被太师姜尚率军所灭,姜尚功高勋著,被封于齐地,他收服了薄姑国与盖国的故民,薄姑国与盖国故地成为齐国的一个邑。   薄姑国被吞灭之后,其贵族后裔子孙以及国民有以故国名为姓早尘孙氏者,称薄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薄氏。   薄氏望族后来出自雁门郡,其后人多尊商汤为得姓始祖。   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部薄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辖下代北地区的鲜卑乌桓部中有薄奚氏部落。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俄罗斯学者史洛克格罗夫(史禄国,S.M.Shirokogoroff)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中,记载了一支老满洲部族波勒氏,满语为Bere mongu,汉义“弓”,世居黑龙江北岸一带,该氏族人数不多,有四个小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薄氏。   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时,薄陆链奚氏部落随之入居中原。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薄奚氏改为汉姓薄氏,后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6、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

本段得姓始祖
  商汤、薄公。
远古时期的姓氏或有专属图腾,赵姓最霸气,你的姓氏图腾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1-27 20:42
我的姓氏图腾是由字和图案组成,“东”和太阳升起的阶梯一起构成了图腾,象征着车马列队的场面
北宋《百家姓》祝氏排名由来
1个回答2024-03-09 18:40
祝(Zhù)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黄帝之后,周武王封其于祝(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子孙以地为氏。

2、出自己姓,祝融之后。据《元和姓纂》所载,祝融之后有以官职命姓者。远古时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领。

3、以官职为姓。据《姓谱》、《路史》所载,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孙以官为氏。又远古时,巫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官职很高,称为巫史,或者称为祝史。远古时以官职为姓的习惯,祝史的后代,往往继承官职,并世代姓祝。

4、出自他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北魏叱卢(吐缶)氏之后有祝姓;清朝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之后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为图腾的麻打息氏族汉姓为祝;今满、瑶、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轩辕。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又称有熊氏,因长居姬水,改姓姬。初为轩辕氏部落首领,在坂泉(在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炎帝,遂合二为一。经并肩协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击败九黎族,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因其子孙在周武王时封于祝,遂产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后有祝姓,而祝融亦为黄帝后裔,故祝姓尊黄帝为祝姓始祖。
你姓什么?每个姓氏都有专属的姓氏图腾,找到你的“保护神”了吗?
3个回答2022-11-22 11:10
姓李,由“木”和“子”组成,但在李姓的姓氏图腾中,旁边还有一只老虎,“虎”是李姓家族的保护神
姓宋的怎么介绍自己的姓氏?
1个回答2024-03-16 17:08
唐诗宋词的“宋”
唐宋元明清的“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