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 蔡伦

蔡伦是怎么发明造纸术的?
1个回答2023-01-19 09:21
不知道,自己想呗😀
蔡伦造纸术
1个回答2024-02-02 04:01

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对吗
1个回答2024-02-14 20:48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不对。是蔡伦改进了纸。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
1个回答2024-02-18 11:36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提起造纸术,大家便会说,它的发明者是东汉的蔡伦。但是,根据考古新发现,推翻了蔡伦造纸说,把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前了170多年。

位于甘肃安西县和敦煌市交界处的汉代敦煌郡悬泉置遗址,经过近两年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在多达17650件的出土文物中,内容丰富的简牍达1500余件,麻质纸也有20多块。其中,与准确纪年简牍有共存关系的西汉宣帝——哀帝时期(公元前73年——公元前1年)有书写墨迹的麻质纸,它以确凿无疑的实物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已经有人发明。蔡伦大概对造纸术又作了改进罢了。

读了蔡伦造纸术你读懂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5 02:05

古西汉时,蔡伦造纸,造福世界,推进历史。时至今日,我重做纸,整个过程,叹而观止。

我小时候自以为当名人是很容易的,曾经大胆地对爷爷说:“如果我早出生几百年,那么发明纸的人就不是蔡伦而是我了!”爷爷听了这话以后哈哈大笑,说:“恐怕到你现在也做不出来一张纸来吧!”我不服气地叫嚷:“我能!我能!”一边叫,一边就去做纸了。

我的一本科技书上有一册是做“再生纸”的介绍,我翻开书便依葫芦画瓢地做起来:先找一个圆盘形的碗,装满清水,再找一些废报纸和餐巾纸撕碎之后浸泡在水里,又拿来了一些洗衣粉倒在了里面,之后就扣上盖子,去做另一件滤纸工程的准备了。

纸浸泡了很久之后,我又拿起一个从厨房里取来的小木棍,捣起了这稀溜溜的纸屑糊糊来,渐渐的,一碗散发着几丝臭气的纸浆就横空出世了。我用两张厚厚的硬纸板垫底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用滤网乘上一层极浓的纸浆,铺在那两张厚纸板上。我不放心,又加了一些材料进去,在浆上压了一张薄薄的木片。哈,想破外公,实验成功,往事具备,只欠东风。

纸浆一直被我晾在那里。一周后,我轻轻地掀开上面的木片和布片,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张不怎么样的白纸,这里干巴巴的,哪里湿滤滤的,这里太薄了,哪里太脆了,实在不能仅用“糟糕透了”来形容。

爷爷大笑着走过来对我说:“人家蔡伦经历了几千次不一样的试验,终于在恶劣的条件中造出了纸,你依葫芦画瓢也做得那么难用,人家可不像你,名人也是要付出的。”

是啊,世上本无名人与天才,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的汗水才成功的。看来,名人不易成啊!

蔡伦改进造纸术还是发明
1个回答2024-02-14 20:48

蔡伦是改进和推广了造纸术。

因为最早的发明者并无史料记载,应该在西汉时,中国已经有了可以书写的纸张。蔡伦是东汉的一名宦官,他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的造价下降了,而且更便于书写,有利于纸的普及,他改进的纸,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念慎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仔乎敬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蔡侯纸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顷则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4 04:13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如图所示: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西传后所用的原料及工艺仍习我国之故,以麻和破布为主,不过欧洲的破布普遍是棉纤维,成品纸不如中国产品柔顺薄韧,而且破布日感供不应求。

到19世纪末,在欧洲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迅速发展,并普遍认为木材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我国在满清末年和民国初年也逐渐出现了机械化的造纸厂,木材和非木材原料均有使用。

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1个回答2024-03-20 02:35

古代造纸术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原料的分离、打浆、抄造和干燥4个步骤。

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即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4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蔡伦的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蔡伦再次把造出的一大批纸献给了皇帝和邓皇后。皇帝和邓皇后见蔡伦的纸越造越好,能厚能薄,质细有韧性,兼有简牍价廉、缣帛平滑的优点,而无竹木笨重、丝帛昂贵的缺点,真是利国利民,便高兴地封蔡伦为“龙亭侯”,赐地三百户,不久又加封为“长乐太仆”。人们把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称作“蔡侯纸”。

后来,汉和帝去世了,邓皇后又垂帘听政成为邓太后。由于蔡伦发明的纸张大量使用,邓太后让蔡伦主持宫廷所藏经书典籍的校订和抄写工作,形成大规模用纸高潮,当时就使纸质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以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工艺技术造出的“蔡侯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8 14:35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是:

1、斩竹漂塘:砍下竹子置于水塘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可以再加上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植物原料捣碎。

2、煮楻足火: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图中可见大锅中的碎料用大石压住,有助于完全煮烂。 

3、荡料入帘: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此一步骤要有纯熟的技巧,才能捞出厚薄适中、分布均匀的纸膜。 

4、覆帘压纸: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 透火焙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即为成品。



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

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另外,《后汉书》中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都知道蔡伦造纸,蔡伦是因为什么原因发明造纸术的?
3个回答2023-04-09 11:36
蔡伦之所以造纸,还是因为当时人们用的竹简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而且用丝帛来写字又太贵了。有一次他去村庄的时候。他发现那里的小孩用书皮来画画,因此他受到了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