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重大事件

南宋的历史事件
1个回答2024-03-17 14:25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相当长时间里是金王朝的藩属国。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及科技高度发达,但军事相对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靖康之难后,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宫廷女官,宫廷乐师,厨师等都被金人俘虏北上,而此时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之前要求宋皇室派亲王来做人质去金寨做人质而又被认为是冒牌货而遣返回,就这么侥幸躲过这场劫难而成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举下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后迁都于临安,恢复宋国号,史称南宋,赵构便是后来的宋高宗。
南宋与金国沿淮水—大散关为界。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张邦昌后来被杀,成为宋朝唯一被杀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派出由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众多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
高宗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金,金灭亡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宋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灭亡。
北宋末年
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宋徽宗见辽国力衰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联金灭辽事宜。宋攻燕京,大败而回。金攻陷临潢府,辽亡。宋付上巨额赎款给金,以换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将,分兵南下,趋汴京。钦宗即位,与金人和议,金人解兵北归。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
建立
公元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张邦昌后来被杀,成为宋朝唯一被杀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持“正统”史观者称为“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是,后来高宗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后来金兀术挥军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并乘船出海避难。宋将韩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黄天荡优势力挫十万金兵。金兀术历经辛苦,火烧宋军船只,才能狼狈北返。从此金人不敢轻言渡江。高宗定都于临安(今杭州)。
宋金和约之订立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当时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绝后),所以在1138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首先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1138年宋金初次协议,南宋取回包含开封的河南、陕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毁协议,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取得辉煌战果。尤其是岳飞在郾城与金兵将领兀术会战,力挫金兵,乘机进兵朱仙镇,收复了黄河以南一带,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后来,高宗听取了秦桧意见,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服从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宋室中期状况
宋室也曾由刘光世、张浚、韩侂胄、虞允文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也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收复淮河两岸不少失地并签订多项条约。
在1164年12月,张浚北伐失败后,签订《隆兴和议》(又名《干道和议》),张浚被杀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金改诏表为国书,岁贡改为岁币,减少贡献,割让秦州及商州,维持疆界。绢贡献由二十五万减至二十万,岁币减至二十万银两。
在1206年,韩侂胄北伐,后来被金击退。在1208年,签订《嘉定和议》。两国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但是,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
金的灭亡
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皇帝宋宁宗接纳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已遭受蒙古的打击,被逼由燕京迁都至开封。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则与蒙古联手协议击退金军,南宋可获河南作回报。
在1232年,南宋攻下金的郑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归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议联手抗蒙,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国家及民族仇恨和耻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议,并没有理会哀宗要求,继续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南宋在蒙古族灭亡金朝后,失去金朝作为屏障,令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灭亡
公元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占战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四十多年与蒙的抗衡完结。
宋代重庆经典人物和事件?
1个回答2024-05-13 15:34

宋代的端王,在重庆被封王,并且在重庆登基,所以才起名重庆,取喜庆双重之意

宋朝的名人及有关事件
1个回答2024-03-13 15:42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1]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贬所。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西夏.辽.金.北宋.南宋的重要事件
1个回答2024-03-02 13:52
916年,耶律阿宝机建立契丹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1043年,范仲淹庆历新政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北宋联金灭辽
1127年,靖康之变,尽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病逝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276年,灭南宋
1279年,元统一全国
北宋有什么著名的事件
1个回答2024-01-29 16:37

狸猫换桃子

宋濂嗜学讲了一件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1-28 07:32

宋濂嗜学讲了他得书之难、求师之诚、求学之苦,他凭着“勤且艰”,最终学有所成。

空穴来风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宋玉
1个回答2024-02-23 20:09
主要讲了宋玉通过写两种风来向楚王诉说百姓的苦难
宋朝的历史人物,事件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5:39
包拯(999—1062),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馈待制,担任了谏官的职务。一上任,包拯就以唐代著名谏官魏徵为师,精心选定魏徵的三篇奏议,用蝇头小楷抄写了一遍,呈奏宋仁宗,希望皇帝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包拯在做谏官时,对朝政发表许多意见,让皇帝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中避免了严重的失误。包拯对于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曾做过十六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
宋代 历史人物有哪些及其历史事件
1个回答2024-03-12 19:37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曾任沭阳主簿,率民众治理沭河、六塘河,政声远播。

北宋末年,宋江率起义军,从邳州杀奔沭阳而来,被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拦击,无奈被迫投降。

南宋将领韩世忠率军与金人战,溃于沭阳,部将张遇死之,打得非常很惨烈,韩世忠几乎是一个人逃出军营的。
本人有件家传的宋代梅瓶能了解一下吗
1个回答2024-05-04 04:08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