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晷

日晷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0 23:35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派慎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散羡核,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冲掘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日晷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1-21 02:46
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
日晷工作原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7:24
日晷的工作原理:太阳东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休的影子也会随着移动。在古代人们通过对这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学会了计算时间,发现了日晷。
日晷,是最古老的、以日影测时的计时仪器,如今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日晷测时的文明古国之一。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日晷乃西汉初年的遗物,距今已有约2200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众多的古代科技成就史,以日影测时原理制作并应用的日晷,可以说是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
主要内容包括:日晷概述、有关天文知识、画法几何有关知识、各种日晷晷面线图设计及日晷总体设计概要等。本书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在阐述日晷的由来及其建造意义的基础上,侧重对其设计的核心问题——晷面线图设计展开研讨。根据地球运动规律,运用画法几何和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对各种类型的日晷的晷面线图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其中,重点是给出各种类型的日晷晷面线图设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运用这些公式可方便地绘制出种类型日晷的晷面线图。
日晷的原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3:41
日晷的工作原理:太阳东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休的影子也会随着移动.在古代人们通过对这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学会了计算时间,发现了日晷.
日晷,是最古老的、以日影测时的计时仪器,如今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日晷测时的文明古国之一.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日晷乃西汉初年的遗物,距今已有约2200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众多的古代科技成就史,以日影测时原理制作并应用的日晷,可以说是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
主要内容包括:日晷概述、有关天文知识、画法几何有关知识、各种日晷晷面线图设计及日晷总体设计概要等.本书作者是上海租蚂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在阐述日晷的由来及其建造意义的基础上,侧重对其设计的核心问题——晷面线图设计展开研讨.根据地球运动规律,运用画法几何和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对各种类型的日晷的晷面线图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弊镇埋研究.其中,重点是给出各种类型的日晷晷面线图设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运用这些公式可方便地绘制旅枝出种类型日晷的晷面线图.
晷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23:50

晷是一个汉字携手,读作guǐ,本意是指日影,比喻时光,如余晷,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该文字在《汉书·李寻传》和《宋书·谢庄传》等文献均有记载。

基本字义:

形声。从日,咎声。本义:日影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日晷[rì 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的中央装辩启嫌着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

2、寸晷[cùn guǐ]犹旁启寸阴。晷,日影。借指小段时间。

3、晷景[guǐ jǐng]亦作“晷影”。晷表之投影;日影。

4、移晷[yí guǐ]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

5、月晷[yuè guǐ]月影,月亮。

日晷的原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17:56

日晷计时的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首先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然后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扩展资料: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古巴比伦人在远古时代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方阴天和晚上。中国最早的可靠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594年(隋开皇十四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式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

关于日晷
1个回答2024-06-08 21:47
我国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计时器“土圭” ,后来发展为“圭表”。“日晷”大约发明于汉代以前,是观测阳光投影方向的计时器。“壶漏”又称“漏壶”,大约发明于公元前五世纪。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观测“刻箭”的昼夜计时器。圭表、日晷、漏壶等,在我国沿用了二三千年。

公元二世纪初,东汉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水力浑天仪上,就有机械转动的计时部分(详载《晋书·天文志》)每天规律地回转一周,以后汉末陆绩,吴国的王蕃、葛衡,南北朝时宋国的钱乐之,隋初的耿询都先后制造过带有计时装置的浑天仪。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张遂、梁令瓒等制造的水力浑天仪,宋人张思训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创制的水力浑天仪上计时部分都有所发展:宋哲宗元家 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制造了水运仪象台。整座机构共有150多种机械零件,使浑仪、浑象和计时仪器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计时器部分已有擒纵机构,相当近代机械钟表上的擒纵器或卡子,因此它在钟表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十三世纪后出现了脱离天文仪器的机械计时器。元至元十三年(1276)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大明殿灯漏,其计时部分初步脱离了天文仪器(详见《元史·天文志》)。到了十四世纪,明初的詹希元运用齿轮系转动制作的沙漏,才成为完全脱离天文仪、独立计时的机械转动的计时器。变为十二时辰。近代西方机械钟表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送给明代万历皇帝两架自鸣钟,对我国开始制造机械钟有着一定的影响,据说利玛窦为了符合中国的计时习惯,把欧洲的24小时改为12时辰,把阿拉伯数字改为中国数字,还把每天分成一百刻(即百刻),每段分为一百分。
日晷与心理学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1:19

 古老的东方,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从来不知道如何计时。

  一次,他们的国王从国外带回来一个日晷,这个国家的人民靠着这个日晷,学会了如何区分一天中的时辰,知道了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开始过着有秩序、勤奋、相互信赖的生活,国家也越来越富裕强盛。所有的臣民都将日晷当作国王怀柔天下的象征。

  后来,国王驾崩了,臣民们很难过,为了纪念他,大家决定给日晷盖上一座辉煌的庙宇,再用一个黄金的亭子罩着它,以示他们对国王的尊敬。

  从那时起,太阳的光芒再也找不到日晷,日晷上那道表示时间的影子再也不出现了。人们渐渐地又不再会辨认和遵守时间,渐渐地失去了彼此的信赖,越来越懒惰散漫。

  最后,强盛一时的国家就这样衰败、灭亡了。

日晷的原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00:26

日晷的原理

日晷的工作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扩展资料:

日晷利用太阳射影的方向来测量时间,但是,在阴雨天和夜间就会失去效用,且在春分、秋分时期无法使用。所以,我国古代工匠又发明了漏刻。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时间也更为久远。

漏,是指盛水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

漏刻使用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流到水壶下放置的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箭下以一只船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日晷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1-21 04:12

日晷有两层含义,一般指的是第2个含义。
(1)“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为“太阳的影子”。
(2)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档宏”,这正是一日24小时。 绝大部分的日晷显示的都是视太阳时,有些在设计上作了变更,可以显示标准时或是日光节约时间。
人类使用日晷的历史非常遥远,古巴比伦在远古时期的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基蠢饥,比方阴天和晚上。
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搏返德国才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