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帐软又逢君

芙蓉帐女主身世?
1个回答2024-03-18 09:33

个以为自己身世凄惨无人依靠结果最后发现自己是真千金的花魁,男主是永定侯世子,前期女主是真惨,靠男主救了她,之后男主爱上她,她也回到自己的家,重新成为千金,然后!女主失忆了,男主又得重新开始追妻哈哈哈 总体还是一个很甜的故事啦~

芙蓉帐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6-03 03:02
芙蓉帐
读音:fú róng zhàng
用芙蓉花染的丝织品制成的帐子.
出处: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芙蓉帐 番外
2个回答2022-04-24 16:29

《芙蓉帐里共鸳鸯》

作者:Jassica

浅淡的馨香飘入鼻中,仲冉夏恍恍惚惚地感觉到手脚犹如千金重,艰难地睁开了双眼。下一瞬,几步开外那陌生男子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雪色的单薄中衣,更显得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双眼眸微挑,似是未语先笑之态。唇色粉白,浓墨般的长发只用一支玉簪随意挽起一束,其余的披散在身后。

  侧身倚着软榻,一臂撑在玉色扶手,宽大的衣袖下,五指修长温润。

  “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赞美嵇康的词句,放在他身上毫不逊色。

芙蓉帐番外
2个回答2022-08-17 00:08
已发。

请查收。
芙蓉帐暖度春宵,芙蓉指什么
1个回答2023-06-30 09:26
芙蓉花。芙蓉帐暖度春宵出嫌绝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意思是在指华丽的卧房中度春宵,芙蓉帐是用芙蓉花染缯制成的帐子,因此芙蓉指的是芙蓉花。《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升者此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吵迅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个回答2024-03-29 04:24
  【作者】: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芙蓉山:今湖南桂阳,宁乡等地均有芙蓉山,未知实指何处。
  白屋:如茅屋。多指贫民住的简陋屋舍。
  【赏析】:
  暮色苍茫,山路漫漫,天寒地冻,茅屋的主人听见柴门犬吠声,出来一看--风雪之夜有人来投宿;而旅客听见柴门犬吠声,喜出望外--风雪之夜有处可投宿营。这是"五言长城"刘长卿描绘的一幅"寒山夜宿图"。诗中没有明写人物,却感到其人呼之欲出,没有直抒怀有情怀,但觉得其情动人肺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芙蓉帐 Jassica的番外~
2个回答2022-07-29 16:21

《芙蓉帐里共鸳鸯》

作者:Jassica

浅淡的馨香飘入鼻中,仲冉夏恍恍惚惚地感觉到手脚犹如千金重,艰难地睁开了双眼。下一瞬,几步开外那陌生男子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雪色的单薄中衣,更显得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双眼眸微挑,似是未语先笑之态。唇色粉白,浓墨般的长发只用一支玉簪随意挽起一束,其余的披散在身后。

  侧身倚着软榻,一臂撑在玉色扶手,宽大的衣袖下,五指修长温润。

  “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赞美嵇康的词句,放在他身上毫不逊色。

芙蓉帐里暖春宵的意思
3个回答2023-05-02 21:25
白居易长恨歌里的。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漫长的夜里,报时的钟鼓缓缓敲响。这里是写唐玄宗晚年的凄惨。
什么叫芙蓉帐暖度春宵?
1个回答2024-04-26 01:23

“芙蓉帐暖度春宵”的意思是: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原文(精选):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译文: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