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论语第七和第八章的原文和翻译
1个回答2024-02-26 22:41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原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原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章重点知识总结
1个回答2022-09-04 12:44
上面答的很好啊
七年级下册的论语十则中有什么成语(包括翻译)
1个回答2024-01-27 10:59
孔子说:"学习老师传授过的知识并时常温习,不也非常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与你做朋友,不也非常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鲁国人 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注:反省。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重点字词解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

  为:做。

  (直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读书,这是有害的。”"学"与"思"要结合起来。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於“就”“便”。

  罔:迷惑不解。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的。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孔子说:“看见他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必有我师焉: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树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新大学俄语第二册第七课文章,求翻译!
1个回答2022-09-20 03:56
可以把文章发上吗?
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5页2b文章翻译
1个回答2024-04-07 16:03

为什么朱辉全家人在看船赛和包粽子?

朱辉喜欢他的住宿家庭吗?他认为在中国的家怎么样? 


  今天的故事是关于朱辉,来自深圳的一名学生。他现在正在美国学习,他在纽约,和一个美国人的家庭住在一起。今天是端午节。现在是上午九点,朱辉的家人在家里。他的妈妈和婶婶正在包粽子。他的爸爸和叔叔正在看船赛。

  朱辉也在看船赛和吃粽子吗?好啦,现在是纽约时间下午九点,节日前的夜晚。但是在美国没有端午节,因此,对于朱辉和他的寄宿家庭来说今晚和其他任何一个夜晚一样。那位母亲正在给她的幼小的孩子们讲故事。父亲正在通过电视看一场足球赛。朱辉在干什么呢?他在和他深圳的表姑通过电话交谈,朱辉思念他的家人并希望吃上他妈妈的可口的粽子。朱辉非常喜欢纽约和他的寄宿家庭,但仍然“没有比家里更好的地方”。

论语第七章原文?
1个回答2022-07-19 10:28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剑来第七册对应网文第几章
2个回答2023-08-05 22:36
第471章。《剑来》。《剑来》是一部网络小说,作者是烽火戏诸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天道崩塌,我陈平闷液孙安,唯有一剑,可搬山,断江,蚂链倒海,降妖埋睁,镇魔,敕神,摘星,摧城,开天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里的“焉”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09-18 10:48
这里“焉”相当于“之”的意思,代指“贤人”。这句话意思是:“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向他看齐”
西方文化概论樊葳葳第七章讲什么
1个回答2024-05-21 22:37

西方文化概论,樊葳葳,《大学英语选修课/学科课程系列教材》项目组

第七章讲的是西方的建筑文化。Chapter 7 Architecture


《西方文化概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西方文化的源头讲起,介绍古希腊文化和圣经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深远影响。在教授西方文化课程的时候,编者深刻地感受到,仅讲解一些文化的具体形式和表现是不够的,必须要深入地理解其源头和思想的传统。西方文化传统上又被称为“两希文化”,因此在具体介绍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之前,有必要从其源头开始探索。第二部分对西方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发展进行了介绍,由于文化包括的领域众多,无法逐一详解,因此有选择地介绍了部分内容。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着眼于从更加生活化的角度,讲解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而非纯学术性的介绍。
Part Ⅰ Systems of Thought
Chapter 1 Ancient Greek Culture
Chapter 2 Christianity
Part Ⅱ Art, Daily Life and Customs Through History
Chapter 3 Food
Chapter 4 Customs
Chapter 5 Festivals
Chapter 6 Superstition
Chapter 7 Architecture
Chapter 8 Medicine
Chapter 9 Oratory
Part Ⅲ Culture in Perspectiue
Chapter 10 Intellectual Movement
Chapter 11 The Great Books
Chapter 12 Popular Music
Chapter 13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hapter 14 Web Communication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