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的别称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的称公有的称王
1个回答2022-12-01 07:08
名字不样,意思一样!
为何古代将歌女称作秋女或秋娘?
1个回答2024-02-27 03:35

在唐朝时,歌伎、女伶通称“秋娘”,亦称为“秋女”。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作品《琵琶行》中有:“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其中的“秋娘”就是指歌女。   那么“秋娘”何以又被称“商女”呢?   这是因为我国古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配,因为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以商配秋,称为商秋。   古代以商指秋比较多见,商信、商风、商吹、商飙指秋风,商日指秋天,商序、商素指秋季,商意、商气指秋意、秋气,商云指秋云,商暮指秋末。当然“商女”即秋女、秋娘,也就是歌妓、女伶了。   杜牧的七绝《泊秦淮》中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脍炙人口,也将歌女称作“商女”。

春秋战国时期又被称为什么时期?
1个回答2022-10-19 21:50
当然是东周列国
中秋节相关故事或传说的名称
1个回答2024-01-23 19:42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好听的主题名称
1个回答2024-03-01 20:45

中秋活动的主题名:

1、佳节共赏天上月,送给你最真情的中秋!

2、月圆天下,品尝美味!

3、一份好心情,尽在品味中!

4、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

5、喜迎国庆、欢度中秋!

6、礼情款款,欢度佳节。

7、月圆中秋,情系天下。

8、望月怀远,花好月圆。

9、月圆中秋,人圆月下。

10、双节连壁、喜庆回馈。

11、中秋回家,人人有责。

12、月圆天下,共话美好。

13、喜迎中秋节,共圆合家梦。

14、欢乐在中秋,情浓意更浓。

15、中秋合家欢,佳节大礼献。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女儿节”,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
1个回答2024-02-20 04:32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日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

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秋天有什么别称
2个回答2022-09-21 23:05
秋天还有三秋、素秋、商秋、西陆、白藏等雅称。
秋天的别称
1个回答2023-04-25 19:55
秋季的别称: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秋天的别称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5-23 08:10

秋天的别称:

高秋(秋高气爽之意)
素秋・白秋(五行思想中秋=金=白)
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金秋(秋=金;丰收・植物的颜色)
三秋(初秋、仲秋、晩秋的三个秋)
九秋(秋的九十天=三个月时间)

扩展内容

秋季,是继春季、夏季后的第三季,农历为7月立秋到9月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秋天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关于中秋节书籍的名称
1个回答2024-01-20 17:38

《话说中秋》《中秋节》《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等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