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认知

有人说幼儿文学就是小儿科没啥好学的你认为呢?
1个回答2024-01-18 17:29
幼儿文学是针对3-6岁儿童的文学形式,它有独特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满足儿童的认知、情感和审美需求,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文学是一门很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文学创作和阅读的技巧,也涉及到儿童心理、教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说幼儿文学就是小儿科没啥好学的,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幼儿文学与小儿科并不相同,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幼儿文学的创作和阅读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了解儿童的认知特点、情感需求和审美趣味,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同时也需要了解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创作和理解儿童文学作品。
因此,幼儿文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能够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
小班幼儿科学认知特点?
1个回答2024-02-18 12:56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还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
3个回答2023-08-12 23:25
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应该从最基础的开始,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电动玩具之类的或者拼装玩具,这对开发他的智力非常有好处。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认识竹笋
1个回答2024-02-10 18:50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幼儿中班科学活动:认识竹笋”,欢迎阅读。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认识竹笋

   活动目标:

  1.了解竹笋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与竹子的关系。

  2.能大胆说出自己对竹笋的观察结果,并乐于将想法与同伴分享。

  3.学剥笋壳,并在尝试玩笋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重点: 了解竹笋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与竹子的关系。

   难点: 能大胆说出自己对竹笋的观察结果,并乐于将想法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竹林图片若干。2.竹笋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引出主题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一起来猜猜吧!

  一头尖,一头圆。身穿多件棕色衣,真像一枚小火箭。脱去十七件外衣,露出嫩黄黄的肉。(谜底:竹笋)

  2.你们见过竹笋吗?在哪里见过呢?竹笋长的怎么样的?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认识竹笋

  (一)观察竹笋的外形

  1.竹笋是什么颜色的?形状看起来像什么?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2.竹笋外面有什么?笋壳是怎么长的?竹笋里面是怎么样的?我们吃竹笋是吃它的哪里呢?

  3.你会剥竹笋吗?请你来试一试,剥开以后的笋宝宝跟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剥竹笋

  请幼儿自己动手剥一剥,发现竹笋里面与外面的不同。

  (三)好吃的竹笋

  1.你吃过竹笋吗?妈妈是怎么烧来吃的?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2.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菜,让幼儿说一说。

  3.竹笋有什么营养?

  (四)了解竹笋与竹子的关系

  1.出示竹子图片,竹笋长大了会变成什么?(竹笋宝宝长大变成竹林,竹妈妈小时候是笋宝宝)

  2.竹子有什么用?

  三、品尝竹笋

  1.教师小结竹笋的特点,竹笋的营养价值,竹子的用途。

  2.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竹笋。

昨为一名幼师可以哪些途径让幼儿认识科学?
1个回答2024-01-14 16:02
1.带孩子们做科学小实验
2.播放小视频
3.图画书
4.讲小故事科普科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左右怎样说课?
1个回答2024-03-12 07:20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幼儿园认字好还是不认字好
1个回答2024-02-04 18:23
我认为还是认识点字比较好,至少从小让孩子在脑海中对汉字有个概念,不至于上小学时对汉字太陌生,当然,不能强行要求必须认识多少或者必须会写复杂的字。可以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
面对幼儿不认真听讲幼儿教师该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3-09 00:19
不认真听讲是正常的,幼儿专注力差,平均只能保持5-8分钟的专注力,超过这个时间,自然就溜号干别的了,如果一节课好几十分钟全能认真听讲,才说明这孩子不正常。幼儿教师课程安排不能一直以讲授,需要大量的互动、游戏环节,每个环节不能太长时间,才能保证幼儿参与。

所以,不认真听讲是正常的。
幼儿幼儿科学 它们是怎样出生的
1个回答2024-03-08 01:3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动物怎样出生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出生的基本方式--胎生、卵生,有探索动物出生的兴趣。

2.能分辨常见动物的出生方式,会进行正确的分类。

3.对动物感兴趣,乐意关爱动物,有继续探索动物出生的兴趣。
心理与认知科学
1个回答2024-02-15 06:24
Concepts

【自我同一性】

概念:(不严谨)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

三个层面:(1)最基本的层面,即ego -identity ; (2) 个人同一性;(3) 社会同一性。

【心理表征 】

概念:“知识在我们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

类型:认知地图、心像、图式和心理语言。

【理智无知】

First laws

01-人类进化与大脑机制

残酷的进化竞争中,人类大脑是“求存“而不是“求真”,形成了“高效”和“节能”两个特征——

高效即依赖直觉、情绪、图像等反应迅速的思考方式,而抽象概念、逻辑推演等反直觉的思考方式需要刻意训练才能掌握;

节能即只关注与自己生存密切相关的,比如150个人的社交带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