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认知儿歌

小班幼儿科学认知特点?
1个回答2024-02-18 12:56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还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认识鸡中班科学活动反思
1个回答2024-03-06 16:20
 活动目标:

  1.练习和同伴动作协调一致地快速行进,探索游戏玩法。

  2.能遵守游戏规则,通过上下肢互相配合,能够协作完成任务。

  3.感受游戏的愉悦,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认识鱼类动物》教案
1个回答2024-06-12 10:52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海洋中有各种各样形态、大小、颜色不同的鱼.种类繁多.
2、大概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初步知道鱼类的身体结构是与水中生活适应的.
活动准备:
关于海洋世界的碟片、卡纸水彩笔、双面胶.
1、手指游戏、说到5的时候变成小鱼水中游,问:小鱼在水中怎样游的,幼儿相互学习.
2、放音乐,一起学习小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鱼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放碟片,幼儿欣赏.问:它们哪里不同
5、小结:海洋里的鱼可真多呀,每一种鱼都跟别的鱼长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身上有美丽的花纹、有的鱼还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法也不一样,有趣极啦!
(认识丝绸)教案科学中班
1个回答2024-02-29 05:24
  目标:
  1.感知丝绸的特点,及其用途。

  2.知道丝绸是中国的特产。

  准备:

  1.丝绸若干块、穿唐装的娃娃、织锦画等。

  2.幼儿用书《蚕的变化》图。

  授课
  1、观察、感知丝绸的特点:
  看看、摸摸、说感觉:

  ——“我这里有几块给娃娃做衣服的丝绸料子,你们看看摸摸,感觉怎么样?平时看见过丝绸制品吗?”    丝绸的来历(观察蚕生长过程的图片)

  ——知道丝绸是什么织成的吗?穿过丝绸服装吗?

  “为什么人们穿丝绸服装?穿在身上的感觉怎么样?”

  “除了丝绸服装,还有什么东西是丝绸做的?”

  2、.阅读图书: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丝绸的用途。

  小结:丝绸很漂亮,轻柔、薄、透气滑爽,是中国的特产。

  做围巾、被面和艺术品,受到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要织丝绸,就要多养蚕,蚕多丝绸才织的多。
托班科学活动牛奶哪里来认知反思
1个回答2024-03-13 18:36
首先以孩子对饮食兴趣反问孩子们这些食品是从哪里来的呢?以调动孩子去思考,然后奇妙提出习以为常的牛奶概念,牛奶哪里来,要在孩子们心有牛具体概念(以色彩i分为黄牛、黑牛、花牛,以品种分为水牛,黄牛、犀牛,以性别分公牛、母牛,以产奶来分为奶母牛,1般母牛)孩子提出蜗牛等的要表扬鼓励,虽然说与此不相及,但孩子积极思考最为重----奶的概念(豆奶、妈妈的奶,阿姨的奶、各种动物的奶等)但的孩子提出爸爸的奶也不奇怪的,说明这孩子以会是1个很好视察家,要肯定他(她)说得对的,总之要以鼓励孩子思考为主,那怕是1点也靠谱,都要肯定它,然后根据孩子的奇谈进行总结归纳就能够啦!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认识竹笋
1个回答2024-02-10 18:50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幼儿中班科学活动:认识竹笋”,欢迎阅读。

   幼儿中班科学活动:认识竹笋

   活动目标:

  1.了解竹笋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与竹子的关系。

  2.能大胆说出自己对竹笋的观察结果,并乐于将想法与同伴分享。

  3.学剥笋壳,并在尝试玩笋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重点: 了解竹笋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与竹子的关系。

   难点: 能大胆说出自己对竹笋的观察结果,并乐于将想法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竹林图片若干。2.竹笋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引出主题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一起来猜猜吧!

  一头尖,一头圆。身穿多件棕色衣,真像一枚小火箭。脱去十七件外衣,露出嫩黄黄的肉。(谜底:竹笋)

  2.你们见过竹笋吗?在哪里见过呢?竹笋长的怎么样的?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认识竹笋

  (一)观察竹笋的外形

  1.竹笋是什么颜色的?形状看起来像什么?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2.竹笋外面有什么?笋壳是怎么长的?竹笋里面是怎么样的?我们吃竹笋是吃它的哪里呢?

  3.你会剥竹笋吗?请你来试一试,剥开以后的笋宝宝跟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剥竹笋

  请幼儿自己动手剥一剥,发现竹笋里面与外面的不同。

  (三)好吃的竹笋

  1.你吃过竹笋吗?妈妈是怎么烧来吃的?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2.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菜,让幼儿说一说。

  3.竹笋有什么营养?

  (四)了解竹笋与竹子的关系

  1.出示竹子图片,竹笋长大了会变成什么?(竹笋宝宝长大变成竹林,竹妈妈小时候是笋宝宝)

  2.竹子有什么用?

  三、品尝竹笋

  1.教师小结竹笋的特点,竹笋的营养价值,竹子的用途。

  2.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竹笋。

求 认识鸡蛋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1个回答2024-02-22 15:34
  【活动宴厅目标】
  
  1、了解鸡蛋和鸭蛋的主要外部特征,学习仔细观察。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鸡蛋、鸭蛋每人一个,鸡蛋、鸭蛋头饰;
  
  经验准备:认识了基本形状并能说出。
  
  【活动过祥祥隐程】
  
  一、游戏:拣蛋。
  
  师:这是什么?(出示蛋)那边是蛋宝宝的家,我们去拣一个你喜欢的蛋,好吗?
  
  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地在各地拣蛋,把拣来的蛋放在一个地方,幼儿回到位置上去看看、摸摸、找找你拣的是什么蛋?
  
  二、观察自己拣的蛋。
  
  1、看看自己的蛋是什么形状?
  
  2、摸摸是什么感觉?
  
  3、看看是什么颜色?
  
  小朋友们你们的蛋长什么样子?让幼儿用现有的经验说一说,“小朋友,看看你拣的蛋是什么形状的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谨厅的回答是圆的、椭圆的等。
  
小班科学认识鳊鱼教案
1个回答2024-04-30 10:26
活动目标:
  1、了解养鱼是我们黄桥本地的特色。
  2、知道本地鱼塘养鱼的种类、捕鱼工具及作用。
  3、感受家乡渔文化的丰富,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制作、音乐2、经验准备:请家长(爷爷奶奶)向幼儿介绍养鱼的有关知识。
  3、幼儿有游戏《渔夫捕鱼》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1、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的爷爷奶奶以前是干什么的?(养鱼)鱼养在哪里的?(鱼塘)2、出示图片2,介绍黄桥本地有很多鱼塘,人们以养鱼为生,被称为"鱼米之乡"。
  二、了解鱼的成长过程1、提问:谁知道鱼是怎么养大的?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图片3,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了解鱼的成长过程。
  A、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B、小结:每年的春天渔民们将鱼苗放入鱼塘,在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渔民就要给鱼喂食,鱼儿慢慢地长大,那在什么季节可以收获了呢?
  3、请个别幼儿看着画面讲一讲鱼的成长过程。
  三、认识本地鱼塘养鱼的种类1、看到收获了这么多鱼,渔民的脸上个个都露出了笑脸。还让我们渔民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一种鱼很有名,知道是什么鱼吗?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左右怎样说课?
1个回答2024-03-12 07:20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认识袋鼠》小班科学教案
1个回答2023-05-05 23:45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