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求袁行霈的 中国文学史 pdf
1个回答2023-08-08 20:03
爱问里应该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视频哪有?
1个回答2024-03-11 09:15
在向博学习网下。
求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pdf,非常感谢!
1个回答2023-08-12 09:19
第三版吗??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1个回答2022-06-04 09:30
我有电子版,你是哪学校的啊?
袁行霈怎么读
1个回答2023-11-24 04:08

 Pèi

马嘶先生说:“袁行霈没有年轻人通常具有的心猿意马、轻佻浮躁、好高骛远那等凌厉之气,也从无生活懒散、读书不求甚解的郎当作风。

袁行霈从不张扬夸耀、显示自己的长处,也从不干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之事。袁行霈于朴实无华的为人处世之中,时时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昂奋进取的朝气,表现出一个有志有为青年的高洁品质。”

学生说:“在我们的眼里,先生总是带着亲切的微笑,他不会让你感到局促和紧张。他认为两个人之间——哪怕是晚辈和长辈,也应该平等地对话。从来都是那样心平气和,那样波澜不惊。在先生面前你会以为这种气象的背后一定有曲折离奇的故事。”
最好认的代表
袁行霈代表做事一向低调,不喜欢“出头露面”,婉拒了几乎所有记者的采访要求,但在本次两会上,年已71岁的袁行霈代表依然十分惹人注目。“袁教授最好认了,满头银发,这里只有袁行霈一人如此仪表。”

其实,袁行霈代表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袁行霈的身份:国学大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在袁行霈看来,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远离媒体,充分利用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学问。

袁行霈怎么读?
1个回答2023-11-21 23:03

袁行霈的读音:【yuán,xíng,pèi】。

袁行霈,字春澍,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

1936年4月18日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市武进区)。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部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个人经历:

袁行霈,出身于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家庭,家庭培养了袁行霈对古典文学的兴趣。1953年袁行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教学与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带着学生到北京城子煤矿半工半读,每周三天下矿井挖煤三天上课,持续了两个多月。接着又到密云钢铁公社劳动了大半年,烧过锅炉,做过炉前工、木工、铸工。1959年夏袁行霈又下放到斋堂公社白虎头大队劳动。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1962年以后那段狠抓阶级斗争的岁月里,先生被定为全校的“白专”典型。

文革开始后,受到批判,下放鲤鱼洲“五七干校”劳动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车事故中,从鄱阳湖大堤上摔下来,差一点丢了性命。在压抑的氛围中,先生感到动辄得咎,无所适从,“那是我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候”。

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pdf
1个回答2023-08-13 07:05
如果你真想把《中国文学史》扎扎实实的学好的话,我强烈建议用一个绝招:用你最漂亮最工整的字体把这套教材(四册)认认真真抄一遍,一个字都不漏的哦!—— 包括序言和注解部份。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练字;二对教材地全部内容了然如胸;三方便整理笔记;四锻炼耐心。也许会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太蠢,但是我想说的是,有时候看似最蠢笨的方法却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反正我就是这样拿下《中国文学史》的,而且是用繁体抄写的。一面抄,一面欣赏书法,一面整理笔记(用不同的小本子,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比如按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运动、文学流变等分类;也可以按诗、词、赋、曲、文等分类,总之具体用什麽标准皆由自己的习惯而定),一举多得! 不信的话可亲自一试。 最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其实这个方法对於文史类所有功课的学习都适用。
关于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
1个回答2022-08-31 10:44
袁版中国文学史是简体中文版的,第一版是1999年8月出版,第二版是2005年7月出版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共4卷。是各大高校中文系通用教材,建议你选择第二版,内容比第一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