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妙玉判词及解说

红楼梦妙玉判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0 15:45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中妙玉的判词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2-19 07:26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何来历?
1个回答2023-03-06 18:50
妙玉的原型是长平公主
红楼梦里妙玉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1:55
妙玉:美丽和才华是这块玉夺目的光芒,但是他更闪亮的是她和浊世的非暴力的抗争,她不像晴雯那样一网无前,也不像宝玉般“嘴上的革命”,她有她的方式就是不合作。 红楼梦里面要搞个民调,谁的人缘最差,那非这位孤高傲气的妙玉不可。在其红楼十二曲《世难容》中曹雪芹用“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来形容妙玉。可见妙玉是绝对的气质美女。在脂砚斋的批语中称其为妙卿,可见此女在脂砚斋心中的地位。在10个脂批本中的靖藏本里面有这些一条批语: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这就和高鄂续的后四十回妙玉的表现和结局完全不同。高鄂续书说妙玉喜欢宝玉,不安心佛法,虽在红尘外却动凡心,最后被强盗所掳不知所终。这个续书有明显问题,妙玉做为金陵十二钗排名第六的唯一非贵族女性,她如果在故事中毫无作用,性格气质也无明显超越其他女性的地方,她进入正册的原因又何在?妙玉实在是高鄂糟蹋曹雪芹红楼梦的一个例证,不足为信。根据靖藏本的批语妙玉应该最后是冒险回家乡来到瓜州渡口解救某人(很有可能是宝玉和湘云),牺牲掉了自己。妙玉大部分人的印象是她冷艳的外表,和大多数人保持距离,和谁都不太亲近,又莫名其妙的自负。看似一个讨厌的无情人,但是正是这种人才是内心有无限的能量,甚至为了别人可以牺牲自己,距人千里之外更多是对自己的保护,只因内心过于干净,容不下这肮脏的人世,这世界自然也容不的她。此所谓“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一个因为自己内心干净为被人嫉妒恶嫌的人,活在着肮脏人世不愿与其为伍,只能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免受伤害,妙玉之人既可敬也可怜,但是人都有求得认同的本能。这也是她强调自己品位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她对刘姥姥的厌恶实在是她内心缺乏认同感的表现,有人因为这个讨厌其人,我倒是因为这个感到一种哀伤。这样一个气质独特的美人,又是如此文采出众,想到这些你还会在意她的孤傲吗?难怪宝玉对她如此敬重,在曹雪芹的心中妙玉就是个学识出众的气质美女,是道德和人性的至高标杆,那怕她是有瑕疵的,她的美丽也是如此光彩夺目!如此高贵的少女,进入12钗实至名归。
红楼梦妙玉
1个回答2024-02-16 07:51
姬玉~

北京人,进组时17岁,是北京皮鞋厂的临时工。离开剧组后,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专业班进修,1990年毕业。至今仍在拍戏。曾出演过300多部电视剧及3部电影,并在20余部电视剧中担任主角,如《关公》、《大酒店》、《老磨坊》、《康熙大帝》、《回归爱的世界》、《溪上有座风雨桥》等。

直到今天,姬玉始终是最年轻漂亮、打扮最时髦亮丽的一位。原本是北京市皮鞋厂临时工的她,因为幽怨的眼神被导演一眼看中是“妙玉”的人选。拍完《红楼梦》后,她去中戏进修,当了演员,同时她也在商海沉浮,推销过化妆品,卖过服装,现在做的是礼品方面的生意。

姬玉原名姬培杰,因为演了妙玉,就把名字改成了姬玉,顺便和“机遇”谐音。她是“十二钗”中为数不多仍在当演员的,前不久还和东方闻樱合作了一次,在后者的新片里出演一个配角。
红楼梦中与妙玉相关具体情节
1个回答2023-07-20 02:41
点头象。。。
解读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的判词~`
1个回答2024-01-20 05:31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释】 

    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可叹”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娟,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咏絮才”,用晋代谢道蕴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蕴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道蕴的哥哥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见《世说新语.言语》)。



    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薛宝钗婚后,特别是她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空闺独守的冷落处境的写照。



【评说】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有的人看见这首诗中同时写了林、薛二人,以为找到了“钗黛合一”的证据,这是错误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然互为依存,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诗中并提林薛这两个在思想倾向上彼此对立的人物,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抑扬褒贬呢?
怎么看待《红楼梦》中的妙玉?
3个回答2022-05-12 07:51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里,妙玉排名第六,比王熙凤还靠前,是惟一一个既无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血统,又并非嫁给这四族任何一家做媳妇的女性。在现在可以看到的真本《红楼梦》(绝大多数情况下,它的第一符码是《石头记》)里,妙玉的“正传”,只有第四十一回中的1000多字——按庚辰本逐字计算,是1325字;这段文字现存各抄本字数似无差别,异文也寥寥——虽然第七十六回她还有一次亮相,但那段情节里的主角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只能作为她的“别传”看。其余与她有关的文字,都属“暗场”,而且把元妃省亲时“忽见山环佛寺,忙……焚香拜佛……又额外加恩与一般幽尼女道”的含混交代也计算在内,统共也不过四次。

在1325字的妙玉正传里,妙玉的性格主要是通过十次“台词”体现出来的,共321字。其中最凸现她性格的,是黛玉问她:“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她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不用多分析,读者试把这些字句读上两遍,一个天性怪僻的人物,已恍在眼前。
《红楼梦》妙玉最后去了哪里?
1个回答2022-10-25 18:55
没有明说
直说被抢走了
还有就是开头的引言中说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唐诗玉楼春中闹的精妙之处
1个回答2022-10-16 07:55
问题是谁的《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