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乾清宫介绍

故宫博物馆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21 08:07

故宫博物馆的英语是the Palace Museum。

短语:

1、At the Imperial Palace.

故宫。

2、The imperial palace figure.

故宫人物。

3、Memory of the Imperial Palace.

故宫的回忆。

4、Ceremony of the Imperial Palace.

第一幕皇宫盛典。

5、Hofburg - The Imperial Palace.

霍夫堡皇宫。

例句:

1、嗯,我们可以去故宫博物馆。

Well, we could go to the palace museum_ 

2、这就是故宫博物馆,就是紫禁城。

This is the Palace Museum, the Forbidden City. 

3、听一听导游对故宫博物馆的介绍。

Listen to the guide's introduction to the Palace Museum_ 

4、这边是被还公园,那边是故宫博物馆。

Here is Beihai park, there is the Forbiden City. 

5、国立故宫博物馆位于台湾的台北。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is situated in Taipei, Taiwan. 

6、故宫博物馆里有很多美丽的宫殿。

There are a lot of beautiful palaces in the Palace Museum_ 



关于乾清宫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5 20:20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雍正帝虽移居养心殿,但还是经常到这里选派官吏、批阅奏文。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有清以来,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稿扒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在乾清宫曾经举行过两次盛大的千叟宴,分别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二次的规模远大于第一次。凡是年龄键空昌在六十五岁以上的大臣、官吏、军士、民人、匠艺等,共有三千多人参加了乾隆皇帝举办的大宴会。席间,乾隆皇帝还召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的人到御座前,赐酒并赐予每人拐杖等物品。宴会上联句赋诗,共得诗数千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考证后来流行的所谓“满汉全席”其基本上的形成也是由“千叟宴”开始的。

  清代时,乾清官还是皇帝死后停放灵枢的地方。即使皇帝死在其它地方,也要先把他的灵枢(也称梓宫)运往乾清它停放几天。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康熙皇帝死在畅春园,雍正皇帝死在圆明园,咸丰皇帝死在避暑山庄,他们的灵枢都曾被运回乾清官,停放在这里并按照规定举行祭奠仪式。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亏团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据载,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智擒了鳌拜,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虽然故事流传的版本很多,但其是确确实实发生在乾清宫的南书房的。

  分享到搜狐微博
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长和宽是多少?作者是谁?什么年代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0:36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乾清门和乾清宫是什么关系 ?
1个回答2022-11-20 01:12
一个是门,一个是宫殿。
在故宫博物馆太和殿中光明正大这四个字的来源,与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5:47

太和殿“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中和殿“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保和殿“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为顺治御笔。

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出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

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沈阳故宫博物馆好玩吗
1个回答2024-02-29 09:44
沈阳故宫博物馆属于沈阳博物馆的著名旅游去。
沈阳故宫是清代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使用的宫殿,始建于1625年,其占地面积为6.7万平方米,共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坐落在沈阳古城中心的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清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它是清代初年的皇宫,是清代皇帝顺治的祖父努尔哈赤和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历时11年,至清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全部建筑有90余所,300多间,占地6万多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仅次于京故宫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它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中国古代建筑传统,融汉、满、蒙各族艺术于一体,有很高历史价值。
它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金銮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配以飞龙阁、翔凤阁、师善斋、协中斋、日华楼。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迪光殿、保极宫等。东路建筑以大政殿为中心,辅以左右翼王亭、八旗亭。这是清王朝入关前,八旗建制的象征,是早期八旗兵制在宫殿建筑中唯一的历史古迹。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迁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发展。西部建筑以文溯阁为中心,配以仰熙斋、嘉荫堂等,是贮藏《四库全书》和皇帝读书的地方。《四库全书》为乾隆时撰修,历时10载;共誊写7部,以文溯阁所藏的最为完整。解放后将故宫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人们来这里还可以在清代历史文物展览馆和工艺品展览馆中欣赏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造的琳琅满目的文物。沈阳都城的建者是努尔哈赤。他在关外先后建了三个都城,最后才确定沈阳,理由是地形取胜,又便于攻打明朝。
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迁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
少年宫博物馆有多大?
3个回答2022-12-16 05:43
少年宫的博物馆大概有3000多平
乾宫:风地观 乾宫:天地否 (六合) 请各位大师帮我看下我们结果会是如何?
1个回答2024-03-04 12:50
想好好在一起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团圆美满
从卦象上看不错
乾清宫的正大光明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24 02:06

说到这个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大家也都知道的,还是非常有意思的,那么也有一些人要问了,这个乾清宫上的正大光明匾上的正大光明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阅读下了!

1、乾清宫的正大光明是什么意思

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成清王朝的一大标志。

2、正大光明匾的来历

原来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处,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嘉庆朝失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现在所悬挂的应当是那个时候的。

3、正大光明匾背后的故事

乾清宫正殿高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

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