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诵读

孙子兵法背诵
1个回答2024-03-04 01:09
我前天决定进行孙子兵法的背诵了。

我打印了孙子兵法的全篇及翻译。看起来有40多面呢。里面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有13篇,大概7000多字。我想把它全部背诵下来,应该不难。

主要是想,自己的记忆里有点差,我通过背诵啦提高记忆。不管对我现在的工作而言,还是以后的考公务员,都有十分大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对自己写作很有帮助。因为,我来背诵孙子兵法。有助于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现在一想到这个,内心激情澎湃啊。不管怎么说,这是迈出重要一步啊。

(我发现,现在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多必须做的事情都被我拖到后面了。这是题外话。)

我现在背诵的第一篇--始计篇。

这一篇,有七段内容。第一段讲的是兵者(战争)的重要性。第二段讲经五事校七计中的哪五方面。第三段讲比较7种情况。第四段讲按照这五事七计去做必胜。第五段讲“势”。第六段讲兵者诡诈的方法。第七段讲庙算的好处。

现阶段,我只能粗略分析一下始计篇的段落。其实,小时候自己在阅读理解方面总是少一块筋。总是摸不对出题者的意思。很多时候都不理解。

例如中心思想是什么、重点词语的意思是什么、分析语句等。这些,我都不理解。所以那时候很讨厌阅读理解。很讨厌看一堆不喜欢的文章。也许那时候开始,我就对一些文章不感兴趣了吧?这也间接导致我不喜欢看专业性的文章啊。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啊。

题外话了。回到主题。

孙子兵法,现在背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理解的。我尝试默写一下自己知道的段落吧。

第一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段翻译就是,战争是国家大事,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不去观察和分析。刚刚看了原文,发现少了三个字:孙子曰。天啊,最重要的开篇三个字都忘了。哎哟。慢慢来吧。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段讲的是战争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重视。我们也要去分析战争的本质。这样才能战之必胜。

第二段讲的是经五事校七计。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 也 , 故 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同意也,缺少了也字,也缺少故字。这一段中的来说缺少一些语气助词,类似故和也字。前期开头的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对比较难掌握。这一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掌握。现在有点不想用脑了。

今天的背诵就到这里吧。一口吃不成胖子。
求完整版的《孙子兵法》童声朗诵原文音频
1个回答2022-05-10 09:22
自己认真找撒
经典诵读孙子感悟不是孙子兵法。
1个回答2022-07-23 10:55
没有听说有《孙子感悟》这本书,应该是让诵读者看一下孙子兵法,自己写篇《孙子感悟》然后诵读吧!
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去背诵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周易这样的书吗
1个回答2024-01-27 20:47
我今年24时岁算是题主说的年青人吧,我来谈谈我的理解:
论语等书都是经典,从孔子离世到迄今为止多少个岁岁年年,如若不是优秀的作品怎么可能流传至今呐?现在我们身边的碎片知识太多,当我们被某个小故事说的里面的知识教育时,会叹息道生活处处皆学问,可殊不知这些学问就是有把论语,大学,里面的知识点用现代文再包装成一个新故事翻译过来了传递出来了而已。
历朝历代读书人里面基本上都要求背论语,三岁黄口小儿都要求背诵百家姓。在白话文没有普及之前,但凡有上过学的老人都是把书上的教义拿出来教育家人,口口相传的道理约束了一代又一代人,年轻人早知道这些道理,就会更加的要求自己,修身的时间提前了齐家和治天下还远吗?
我少年读书时,读古文要翻译很不懂里面的意思,但是老师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社会文化里面有倡议多读书的声音,也承认是文化需要被消费带动经济,但我们年轻人在看书时一定要多多看经典书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作者分别是谁?
1个回答2024-05-14 00:00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孙膑写的是《孙膑兵法》 ,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二者都在兵书方面有很高的的造诣。

一、孙膑的《孙膑兵法》。孙膑(原名孙伯灵),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同为鬼谷子弟子。因受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而迫害孙膑,使其受膑刑,身体残疾 。

孙膑可以说是古代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师出鬼谷子的他没有愧对师门,反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被迫害后本以为会英年早逝的他,却被齐国使者救了下来。齐国使者当然不会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救一个废人,当时的孙膑受黥刑已经被挖去膝盖,并且在脸上刻字,但是孙膑的才能还是非常吸引这位齐国使者,所以齐国使者才会偷偷的救下孙膑。后来孙膑到达齐国后,展现卓越的军事才能,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由此可见孙膑的卓越才华。而且孙膑的军事思想非常的先进,他认为强大的军事战力才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他虽然主张战争,但是他并不好战。他主张慎重的对待战争,每一次战斗都要有所得,但是不可滥用战争,战争只是自报的一种手段。由此可见孙膑对于兵法战争的理解非常高。

二、兵家之圣孙武。

孙武的《孙子兵法》可谓是影响深远,其中的军事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他的《孙子兵法》甚至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 ,由此可见孙武军事思想影响的深远程度。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军队应该怎样组织和建设,作战时必须遵循的战略原则,临阵击敌的战术技巧,一些特殊的战斗方法。

由此可见其完备程度,所以世人才会对《孙子兵法》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孙武在写《孙子兵法》时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9 08:34
就是啊,孙武从齐国到吴国后,隐居深山多年,撰写兵书,后出山,辅佐吴王阖闾及其儿子夫差共建吴国之霸业。
孙子就是孙子兵法吗?
1个回答2024-02-08 20:24
是的
历史上被尊称为孙子(这个还是尊称,偶说出来都汗)的有两个孙武和孙膑。两个人都著了一部兵法,《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就成就和意义来说,《孙子》大过《孙膑》。因而《孙子》一书特指《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孙武?
1个回答2024-03-11 06:34

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誉为“百代谈兵之祖”。它精邃的思想、奇妙的谋略、深刻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

那么孙子兵法的作者是不是孙武呢?,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疑惑不解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孙武和孙膑,孙武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中,也著录有 《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这样一来就更加疑惑孙子兵法到底是不是孙武写的。



就在众人还在困惑的时候一则消息传了出来,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墓葬中,同时发现了书写《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大批竹简。这个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确实的。这就证明孙子兵法是有两人共同完成的,所以说孙子兵法也算是孙武写的。

历史的真相也就终于真相大白了,孙子兵法确实是孙武写的。

古代十大兵书的孙子兵法
1个回答2024-02-26 22:31

《孙子兵法》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今存13篇:
《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篇》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兵势篇》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
《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