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凿壁借光有什么启发

从凿壁借光这一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
1个回答2024-03-04 18:42

我觉得,不能仅从字面来解释,它其实是个励志故事。是要求青少年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是有句话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是学习的好时光。而无须模仿学习形式,诸如“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是鼓励人发奋学习,没有必要学形式。

凿壁借光 启发
1个回答2024-02-20 22:49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读了凿壁借光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个回答2024-01-23 16:57

启发一:为了心中的理想,如果没有现成的条件,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向心中理想进发。

启发二:只有理想而不付出行动,就算有好的环境也不会成功,如果足够热爱和勤奋好学,就算在不太好的环境中,最终也能成才。

凿壁借光给你什么启示?
1个回答2024-02-01 05:32

启示: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坚持读书,创造条件达到目标。要坚持不懈。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外因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这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扩展资料: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凿壁偷光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
1个回答2024-02-27 08:21

在学习生活中困难是经常有的,但我们应努力克服,有学知识的欲望尽全力去完成学业,在困难面前不气馁,要像匡衡一样。

凿壁偷光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讲述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扩展资料: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有学问的人。

凿壁偷光的启发
1个回答2024-02-02 03:36

  《凿壁偷光》的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刻苦努力,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只有我们一直刻苦勤学,才能获得成功。

   《凿壁偷光》的故事

  从前有个孩子叫匡衡,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会看书了。

  由于匡衡的家境贫穷,买不起书,所以他只能借书来读。他通过做短工来让别人借书给自己看,就这样维持了几年。匡衡长大之后,白天要务农,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看书,但是晚上没有光,家里又没有钱买蜡烛,匡衡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看书,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于是,匡衡灵机一动,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每天靠着邻居家的光来看书。

  匡衡得知邻居家里有很多书,就到邻居家里做雇工,不要任何酬劳,只需要邻居借书给他看,邻居得知之后非常感动,就资助匡衡读书,最后匡衡成为了一个大学问家。

凿壁借光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2-05 11:22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启示:文言文‘凿壁借光’表现了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的精神 无论一个人多么的贫困,只要他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凿壁偷光的启发 凿壁偷光对我们的启示
1个回答2023-12-28 04:36
1、激励我比以前更加勤奋学习,因为通过这次对“凿壁偷光”的研究,我不仅会更熟练地查找资料,利用网络搜索,而且懂得了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科技和文明都有关系。但是,最有收获的是让我懂得了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2、凿壁偷光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3、讲述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凿壁偷光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1-28 10:06

凿壁偷光的启示:贫寒可以励志,艰苦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使人登上成功之颠。

凿壁偷光有哪些启示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告诉我们: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猜袜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凿壁偷光的典故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穗滚激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备正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读了这凿壁偷光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1个回答2024-01-27 09:51

1、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

2、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告诉我们:条件再艰苦并不能成为学习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关键在于愿意学习以及拥有顽强的意志。

扩资资料

轶事典故: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