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麦城的故事

败走麦城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7 03:08
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为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县治所在地。清同治《当阳县志》记载:“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为孙权所袭,西走麦城即此”。
败走麦城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6 20:19

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

败走麦城是关于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2 16:33
关羽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简介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8:41
关公起尽荆州兵伐曹,不克。吴吕蒙趁虚,偷袭荆州(其实是江陵)。关公回救荆州,兵力不足,而曹军援军已到,关公简没让不仅荆州未夺回,反陷入曹孙两家前后夹击,腹背受察槐敌之势,于是引残兵退守麦城。最近的拦局援军在上庸,守将刘封孟达选择不救(其实上庸兵力不足,去救,自己也很可能搭进去),于是关公全军覆没。
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样子的?
1个回答2024-03-09 23:27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情节:

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汉族,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和夸大,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另外,古代有地名关羽,但其确切位置不明。
三国演义关羽败走麦城
1个回答2024-04-05 10:26
刘封想发兵,孟达说现在发兵也来不及了,而且贸然发兵连上庸都可能丢掉。又说关羽一直是看不惯刘封您的,当年刘备收你作义子的时候关羽就反对,说大哥你已经有了亲子,何必再收义子。刘封于是就没发兵。
个人认为孟达的观点前半段是正确的,后半段多半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关羽败走麦城的起因经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6 03:08
起因:刘备久借战略要地荆州而不还 说话不算数 愚弄前去讨要荆州的鲁肃 多次讨要荆州无果 吴国无奈 动用武力夺取荆州。
经过:陆逊给正在攻打樊城的关羽写了一封信 信中措词十分谦卑 非常夸张地赞扬关羽 关羽十分骄傲得意 认为一个书生对他没什么威胁性 于是把荆州大半人马调往前线 吕蒙和众将士扮作商人 骗过荆州守军 在烽火台还没来得及点燃时多下荆州 关羽闻知大惊 欲复之 于麦城中屯扎 缺粮缺兵 遣廖化往上庸处求援 上庸太守刘封听从孟达之谏 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 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 廖化转于成都求援 关公思此坚持不及廖化归返 遂于夜中出城欲逃 却被吕蒙先料到 与其子关平被禽。

结果: 孙权有收降之意 旁人谏曰:“难道主公没有看到曹孟德的下场吗?” 于是关公父子受斩。
关羽败走麦城,死在谁手上?
1个回答2023-02-19 00:55
潘璋手下马忠�0�2
《三国演义》关云长败走麦城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05 19:48

《三国演义》关云长败走麦城主要内容是关公起尽荆州兵伐曹,不克。吴吕蒙趁虚,偷袭荆州(其实是江陵)。关公回救荆州,兵力不足,而曹军援军已到。

关公不仅荆州未夺回,反陷入曹孙两家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之势,于是引残兵退守麦城。最近的援军在上庸,守将刘封孟达选择不救(其实上庸兵力不足,去救,自己也很可能搭进去),于是关公全军覆没。

败走麦城人物分析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

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情节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14 13:32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情节:

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逐渐离散。关羽孤立无援,坚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关羽,关羽伪称投降,在城头立幡旗,假做军士,自己却逃走,只有十多骑跟随。孙权派朱然、潘璋断了关羽各路,在临沮捉获关羽和其子关平,随即将其处死。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汉族,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和夸大,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另外,古代有地名关羽,但其确切位置不明。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