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一年级下册课文

三年级上下册至五年级的上下册的日积月累
1个回答2022-05-29 00:43
不懂。。。。。
三年级下册所有的日积月累
1个回答2024-03-02 01:58
第一单元

1.
数量词

一支歌曲

一阵微风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束金光

一幅画面

一串珍珠

一对翅膀

2.
积累词语

描写花草的: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描写日月的: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描写山峦的: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第二单元

1
.反义词

清—(浊)

廉—(贪)

正—
(偏)

罪—
(功)

善—(恶)

罚—(奖)

懒—(勤)

优—(劣)

2.
背诵、默写并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作者是谁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隐隐夏木转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第三单元

1.
要求会背、会写: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
理解句子的意思


1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过去了,就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时间一去不复
返。“所有”和“永远”在句中的作用是:强调时间的宝贵。


2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一天过去后,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成为过去。虽然
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但这个太阳却是新的一天的太阳。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比喻时间飞快,突出时间的宝贵。

第四单元

1.
关于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玩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第五单元

1
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

2.
游子吟
(
孟郊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第六单元

1.
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去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第七单元

1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邢俊臣)

3
说“言”

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精炼著名的话叫格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

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

临走写下的话叫留言

不满抱怨的话叫怨言

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第八单元

1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异口同声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2.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
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
1个回答2022-07-07 18:40
是S版的吗?
四年级下册积累成语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2-23 10:50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2—4位是反义词: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写几个课外积累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8 19:26
黑白不分 [hēi bái bù fēn]
基本释义
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不分好坏。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泾渭不分
相关谜语
“黑白不分”为谜底的谜语
1.瞎子下围棋(打一成语)
积累--(词语)我在课外中积累了丰富的词语
1个回答2024-03-08 02:04
解决--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鲜--这个苹果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很新鲜。



新鲜--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新鲜,从来没听过。
小学人教版3~12册的日积月累
1个回答2022-09-11 01:54
自己不是有啊?
小学生读书笔记(课外积累)
1个回答2024-01-21 03:57
《红楼梦》
好段:
话说史湘云跑了出来, 怕林黛玉赶上,宝玉在后忙说:"仔细绊跌了!那里就赶上了?"林黛玉赶到门前,被宝玉叉手在门框上拦住,笑劝道:"饶他这一遭罢."林黛玉搬着手说道: "我若饶过云儿,再不活着!"湘云见宝玉拦住门,料黛玉不能出来,便立住脚笑道:"好姐姐,饶我这一遭罢."恰值宝钗来在湘云身后,也笑道:"我劝你两个看宝兄弟分上,都丢开手罢."黛玉道:"我不依.你们是一气的,都戏弄我不成!"宝玉劝道: "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他,他焉敢说你."四人正难分解,有人来请吃饭,方往前边来. 那天早又掌灯时分, 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
  宝玉送他二人到房,那天已二更多时,袭人来催了几次,方回自己房中来睡.次日天明时,便披衣 鞋往黛玉房中来,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见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 .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 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林黛玉早已醒了, 觉得有人,就猜着定是宝玉,因翻身一看,果中其料.因说道:"这早晚就跑过来作什么?"宝玉笑道:"这天还早呢!你起来瞧瞧."黛玉道:"你先出去,让我们起来." 宝玉听了,转身出至外边

好词:
安稳 安歇 梳洗 胭脂 青丝 意欲 金镯子 红绫被 严严密密

主内容:
《红楼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可以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心得: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课外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1个回答2024-03-02 08:44

一曝十寒:比喻做事没有恒心毅力,时断时续,努力少,荒废多.

煽风点火:比喻唆使别人干坏事或鼓动别人闹事.

郑人买履:比喻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

怎样写好作文多读课外书,知识积累的多了就可以写出好
1个回答2024-03-08 03: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处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全文为: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2.用法

形容读的书多,学识渊博,作文写得精彩。
3.理解

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4.解释

“读书破万卷”当何解?”
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学,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根据实际需要,先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经验之谈。有书不读,束之高阁,书无异于废纸;读书囫囵吞枣,一览而过,“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读得再多又有何益?
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先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学必无所蔽而后可”。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达到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步才可以。如果读书不注意识理,漫无目的,一味多读,必然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不论取“破”字的何种含义,“读书破万卷”都是适用于专门搞学术研究的人。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是“万卷虽多当俱眼”。唐代的书,一卷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不过一亿字。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杜诗中的“万”字应取其非常多之意,即“多读胸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