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仪式 新郎表白

结婚仪式新郎如何说话
1个回答2024-03-10 22:30
可以啊 不过 总要说 “我愿意”吧 你们的爱情故事什么的 可以通过PPT播放 或者游戏环节让大家做选择题
结婚仪式时,新郎说什么好
1个回答2024-05-21 06:55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享受着人生最得意、最幸福的一天,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会在心里送出一份真诚的祝福,留下一份真挚的感动。感谢你们参加我们的婚礼,见证我们的幸福,相信有了你们的祝福才会使我们的未来生活更加甜美如意。
有关与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9:14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尊敬长辈的崇高品格通过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展示的淋漓尽致





礼仪的故事: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想一想: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张良拜师,第三次才见到老师,如果是你,你会去第三次吗?为什么?





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礼仪故事: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终于断了气。杨香的父亲终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虎的伤害。



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杨香,年十四岁。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小学开学仪式礼物
1个回答2024-02-11 09:34

小学开学仪式礼物如下:

相信不少的家长已经在为小朋友的开学作准备了,小朋友们就上进入小学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生,相比幼儿园,多了几份责任和压力。对于学生的开学礼品有好多可以选择,家长们可以照着选准不会错。


给小朋友们准备一个水壶,那是必需的。学生在学校运动量大,每天需要补充大量的水,所以书包里随时得带上一个水壶,而且这款保温杯户外也方便使用,可手持可背方便携带。非常适合小学开学礼品相送。
这款超级飞伙的拉杆箱,小朋友们肯定会喜欢,上性形象。箱体采用优质PC面料,环保无毒,高强度耐磨防刮花;耐磨静音滑轮,结实耐用;铝合金拉杆,高度可调节,舒适握把;超级飞侠生动可爱的形象,让宝宝更加喜爱。


对于在学校午托的学生们,因为没有午睡床,大家都是在自个的座位上休息,这款午睡枕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可以调节尺寸,找到最舒适的位置,减少不适,科学趴睡,这样才更有学习活动。开学季学生礼品值得推荐。
适合学生们的开学礼品当然要选择一些实用健康的学生用品,比如一款学习灯是必要的,用于学生们阅读和写作业时使用,也可送小朋友一个电话手表,上了小学以后,每个小朋友都会用得上。

不必要的仪式或礼仪繁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4 04:38
繁文缛节[fán wén rù jié]

【解释】: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出自】: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示例】: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以及唠叨的碎话。

◎鲁迅《坟·看镜有感》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分句;含贬义,比喻烦琐、多余。
现代礼仪包括哪些。(礼貌、礼仪、仪式)
1个回答2023-02-24 18:23
1、什么是礼仪?
答: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什么是礼貌?
答: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3、规范的礼仪标准:
容貌端正,举止大方;
端庄稳重,不卑不亢;
态度和蔼,待人真诚;
服饰规范,整洁挺括;
打扮得体,淡妆素抹;
训练有素,言行恰当.
4、礼貌内容:
仪表
言谈
仪态举止
见面礼仪
公共礼仪
幼儿园礼仪节目表演形式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06:33
1、课堂纪律守则表演




坐姿挺拔标准;2、校园玩耍偶遇




谢谢,你好礼仪儿歌MP3格式
1个回答2024-03-08 12:33
有礼貌歌,没听说过有礼仪歌,呵呵,你直接去酷狗搜索礼貌歌就能看到
名人朋友圈的婚礼仪式?
1个回答2024-03-04 08:38
以下流程
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一是结婚宴
2.确定婚礼预算
3.草拟客人名单
4.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5.确定伴郎伴娘
6.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7.成立婚礼筹备组
8.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9.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发起贴给亲友
10.邀请好友前来参观婚礼。
明朝的婚礼仪式
1个回答2024-05-11 02:50
肯定风俗和习俗很多,那时的新娘子可没有现在的新娘子幸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