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必读书目

佛说 人无三生必有三世
1个回答2024-02-07 05:06
佛真没说过什么

“ 人无三生必有三世”
哈佛十大必读书籍
1个回答2024-02-07 06:51
哈佛十大必读书籍是《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风格的要素》、《没有容易答案的领导力》、《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思考,快与慢》、《君主论》、《政策分析入门》、《正义论》、《公司财务原理》、《感谢您的忠告》。

1.《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马丁·路德·金

2.《风格的要素》威廉·斯特伦克

3.《没有容易答案的领导力》罗纳德·海菲兹

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

5.《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6.《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7.《政策分析入门》伊迪斯·斯托基

8.《正义论》罗尔斯

9.《公司财务原理》理查德·布雷利

10.《感谢您的忠告》杰伊·海因里希斯

哈佛大学课堂上被教授最多次的作品可以算作是哈佛的必读书籍,顶尖大学的学子们不仅自己阅读并理解这些书本,还倾听教授们的观点并可以对其加以讨论,这些书目是他们每个人最熟悉和理解透彻的书籍。
佛教必读经典书籍推荐
1个回答2024-02-01 22:26

  佛教必读的经典佛经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佛教必读经典书籍推荐,希望您喜欢!

  学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读佛简激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妙法莲华经》

  此差咐稿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6.7.8.《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9.《长阿含经》

  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10.《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前面虚孝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该如何理解?
1个回答2024-03-05 05:25
1、你平常说的、想的,其实都是对的--只是有把他们迷信化的倾向。但是,是对的。因为佛其实是有求必应的。只是应的情况未必都满足求者的心愿。因为业力的原因,有时,佛给了,人都未必收得到。
但是为什么说有迷信化的倾向呢?因为,你讲的道理太浅了。别人理解起来就迷信起来了。
2、净空讲的也对,只是是属于高级的。而且,他有否定世俗的倾向。
其实,在佛的境界中,世俗的情况,佛完全顾及道了。
在《百业经》中,就提到过,佛如何顾及世俗的人心变化的情况。--佛的境界太不可思议了。
3、嗡阿吽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和t201 - 助理 三级 讲的就对了。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福报的问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必定自受。--拜佛、烧香、发愿然后还愿等等,其实都是有很大福报的行为,都是种植善根的行为。只是,有些坏事因为已经成为定业,不可逆转,只有去受报--但是,就是简单的拜佛、烧香、发愿然后还愿等行为,都可能使恶报大为减轻。

在《诺那活佛法语开示录》中,诺那活佛讲了一个故事。在西藏,有个人很穷,但是他修财神法很勤快(就是拜财神)。可是一直还是很穷。于是他有一天,气的把他供养的小财神像放到开水锅里煮--惩罚财神。财神亲自下界,告诉他:因为他恶业太重,财神一直给他黄金,可是他却拿不到。于是财神现场给他黄金,可是他一拿,就变成了石头。于是他才意识到不怪财神。
这个故事也说明,修行清除罪障的法门很重要。

谢谢!
阿弥陀佛!
多多拜佛,必须去佛堂拜佛吗?
3个回答2022-12-26 20:20
不是必须有时间可以去,诚信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也是礼佛,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诚敬心才是最重要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
活佛济公第一部与第三部必清是一个人吗
1个回答2023-02-22 05:20
不是一个人,是二个
活佛济公一二部里面的必清是不是同一个人
1个回答2022-09-25 11:53
总有些是替身
居士必看的佛经
1个回答2024-03-14 10:29

居士必看的佛经如下:

1、《佛说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整个修学过程的要义。这部经不但内容精辟、重要,而且译文典雅通畅,更便于读诵受持。

2、《吉祥经》是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居士从南传大藏经中译出,译者在附言中写道:“巴利文《吉祥经》系南传佛教各国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诵经文之一。”

经文列举的十一种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们依之而行,便无往不胜,无处不安,无时不顺。

3、《善生经》是一部宣示学佛以提升人伦道德、实践人乘善法为根本的经典。佛法约可分五乘:一、人乘法;二、天乘法;三、声闻乘法;四、缘觉乘法;五、菩萨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并使来世不失人身。

佛陀应化在人间,所以佛陀说法教化的对象是以人类为根本,佛初成道时即先为提谓长者等说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

佛家讲的是有因必有果,但是佛祖被孔雀大明王吞下,这也是佛祖的果吗?
1个回答2024-01-26 05:13
虽然说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个出自哪里,但真有此事,它可能是因也可能是果。
人没有佛心但必须有佛性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6 03:21

胡说八道的意思。

众生的佛性就是心性。这个心性迷惑颠倒,就是众生。心性觉而不迷,就是佛。

哪来的“必须有佛性”,本来就有啊,就像有人有有头有四肢一样,没有必须不必须一说。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