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审美

帮忙分析一下 如何审题
1个回答2024-02-29 05:46
蚂蚁只是在无目的服从,他们看似很有规律性的听从头蚁的指挥,但头蚁一直在变,没有一个根本的目的性的动作,能够让第二只头蚁走着和第一只一样的路线,这是悲哀,蚂蚁如此,如果人如此,那和傀儡有什么区别?
分析阿城的小说“三王”的思想倾向和审美风格
1个回答2024-02-20 07:04
阿城的小说“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的思想倾向是: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外表看似平常无奇,但在特殊环境与条件的激发下,他们却能焕发出惊人的能力与毅力,而当这种环境与条件消逝后,他们会恢复到平庸的状态,对自己超常水平的表现感到吃惊,甚至表示不可相信,但是结果已经铸成,由此历史更进一步,达到螺旋式上升、前进的效果。

“三王”的审美风格是(这个纯属个人看法):集中描写看似平淡的事实,追求一种朴实、纯真的美与力,通过对这种特殊的美与力的透析,表现人的无限潜能,进而说明在波澜不惊的张力下,蕴藏的正是凡人无穷的力量。全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突出表现这种审美风格。


答案补充
其实“三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棋王》,“棋王”王一生就是这样的凡人,但在车轮战中多年的老手都佩服他精通下棋之道,贯通阴阳,想和他言和做朋友。但是当王一生离开棋局,他不也是个需要休息的市井平民么?
如何提高孩子的审题分析能力
1个回答2024-02-05 07:31
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对梁孙拍题目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地把握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等。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学生只有通过读题,才能明确题意,为进一步的思考作准备。解决问题的前提是需要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意,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审题的能力,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更会影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审题是很关键的。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好。可做作业却错了一大片;考卷发下起来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认真。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我们开始反思,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何会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一.分析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1.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1) 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担心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2)包办代替使学生形成依赖。课后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了依赖性。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自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明白,而学生没学会,就觉得是学生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老师急于求成的后果。2. 学生自身的原因。(1)知识储备少 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读题中往往会遇到不认识的或者是不理解的字。于是便有了“读半边字”或者索性就跳读的现象,导致弄不清题意;即使能勉强读完的,但或者停顿错误,或者不明白字词意思,也会弄错题意。例:一些学生不认识题目要求中生字,蒙着来,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含义。(2)消极的心理因素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心理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凯庆生开启思维之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一下学生审题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①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定势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的学习问题,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做题时孩子们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老印象”办事。学生一看到题目便以为是平时做过的,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②懒惰心理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的懒惰表现尤橡羡为突出,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更深深地影响了思想。有的由于平时的依赖性较强,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赖别人。表现在审题上,便是遇到题目比较长,比较难读通,难理解的,就不去思考,甚至不去认真读,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3)不良的审题习惯 很多学生作题急于求成,读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题目中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遇到长的题目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断章取义,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随便猜测,而不去认真的朗读思考。 二.教给孩子有效的审题方法 (一)、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1、认真仔细,读准确。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司空见惯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
审时度势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9 19:59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和洪仁玕《资政新篇》:“夫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豫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

审时度势 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16:39
审时度势shěn shí duó shì
[释义] 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语出]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正音] 度;不能读作“dù”。
[辨形] 势;不能写作“事”。
[近义] 揆情度理 度德量力
[反义]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用法] 用作褒义。用来指对形势有洞察力。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一个出色的指挥员;必须从客观情况出发;~;适时修订作战方案。
[英译] see how matters stand
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0 00:11
审时度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见机行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
审时度势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04 18:33
审时度势的成语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成语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审时度势的名人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03:26
毕加索懂得审时度势,明白时代需要他做什么,迎合时代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极高荣誉,不断以新的视角看待物体。他的一生风格多变,但均被人们认可,是因为他的才华,也因为他的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17 06:39

释义: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读音:【shěn shí duó shì】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近义词:揆情审势、度德量力

反义词:不识时务、墨守成规

造句:

1、兵家之战,胜在学会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再知彼知己,度德量力。

2、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学会审时度势,才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审时度势的名人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00:06
毕加索懂得审时度势,明白时代需要他做什么,迎合时代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极高荣誉,不断以新的视角看待物体。他的一生风格多变,但均被人们认可,是因为他的才华,也因为他的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