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阅读的答案

《热心的海葵》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2 16:02
21.(1)海葵是无脊椎动物;(2)海葵外形奇特,色彩斑斓;(3)海葵分泌毒液用以自卫和摄食;(4)海葵分泌黏液,用以识别友军;(5)海葵热心帮助弱小动物。(5分}每条1分)

22.(1)甘当保护伞,让小丑鱼无忧无虑地生活;(2)保护小丑鱼繁衍后代。(2分,每条1分)

23.充当诱饵、打扫清洁、击退蝶鱼。(3分,每条1分,意近即可)

24.①和谐共存②和谐共处③和谐共生④朋友之间⑤互惠互利(2分,答案扣住“和谐”且富有文采即可得分)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教案《真热呀》
1个回答2024-02-24 10:54
一、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的习惯。
2、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
3、喜欢阅读,能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
二、 活动准备:
儿歌故事读本人手一本;蝴蝶纸偶。
三、 活动过程:
(一) 音乐游戏导入:《拍拍屁股乐呵呵》
教师带幼儿一起玩拍打身体各个部位的音乐游戏。
拍拍手,拍拍腿,拍拍胳膊拍拍脚;
拍拍头,拍拍脸,拍拍脖子拍拍肩;
拍拍胸,拍拍肚;拍拍屁股乐呵呵。
(二)老师出示故事书:
1、引导幼儿有序地翻阅读本,并能有节奏地齐读。
2、结合幼儿身体,引导幼儿说说身体还有哪些部位。
(三)游戏《赶蚊子》和《抓蝴蝶》
1、“赶蚊子”,引导幼儿巩固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认识。
(1)、 师: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蚊子,飞到东来飞到西,看看它落在哪里呢?我们赶紧把它赶走吧!
(启发幼儿用读本中的句式赶蚊子。引导幼儿说清楚身体部位的名称,说清楚“不要落在XX上。”)
(2)、变换蚊子落脚的地方,游戏反复进行,巩固对身体部位认识和对句式的练习。
(3)、蚊子被赶走了,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不喜欢蚊子。
2、“抓蝴蝶”,引导幼儿模仿读本中的句式进行创编。
(1)、教师出示蝴蝶的小指偶,“赶走了讨厌的苍蝇,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是谁?我们欢迎一下美丽的蝴蝶吧!”(引导幼儿学习短句“蝴蝶,蝴蝶,快飞来!”)
热爱的力量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2-11-21 11:54
1.非常喜爱;多次失败不后悔。
2.他软磨硬缠迫使教练让他当了个别人不屑于干的上不了球场的“球员”——专为球员捡球,搬动行李,整理球衣。
3.并不是真正的球员;对足球的热爱
乔丹如空中飞人般飞人的特征
4.a 面对自己的热爱,不管多么卑贱的工作,都会满足自己的心。乔丹从左底层开始了自己的生涯
b 乔丹面对自己多次的失败毫不气馁,这或许就是他对篮球的热爱
这样可以么?
《热爱生命》阅读答案
3个回答2022-09-10 03:12
1 1)艰难向船走 2)与狼搏击 3)蠕动前进
2 他们发现了一个活着的动物,可是很难把它称作人,像条大虫子。说明他艰难求生的过程中以被摧残折磨到失去人的特征,突出其意志的坚强与执着。
3 最后一句突出了他经历过如此苦难的经历后对家乡的思念与盼望。他原是淘金人,在克朗代克、育空等极地淘金,在回乡的过程中遭遇此难。用其温暖家乡与其曾身处的极地世界对比,写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
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的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15 15:48
第一题、文章中第二段有、第二题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题、文中有、 第四题、随便想想就可以、 你加我Q、我告诉你
重拾阅读精神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4-25 15:50
重拾阅读精神

①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②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l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3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3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孩子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惠,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③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

④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⑤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⑥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时,常常从他的《人性的弱点》中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曾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

⑦还记得邓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⑧读书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从全文看,第②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6.揣摩第④节中“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这句话中“饥荒”的含义。(2分)

答:

17.说出第⑥节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3分)

答:

18.结合文意,说说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4分)

答:

参考答案:

15、(1)结构上,承上启下。(2)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比;(3)引起下文对重拾阅读精神必要性的论述。(3分。每点1分。)

16、(1)视野狭窄(2)精神乏力,思考乏力。(2分。每点1分。)

17、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滋养的重要性。(3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18、(1)要保持中华民族良好的阅读传统。(2)倡导阅读经典著作。(3)阅读经典能给我们精神的滋养。(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2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重拾阅读精神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3-08 21:33
重拾阅读精神

①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②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l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3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3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孩子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惠,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③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

④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⑤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⑥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时,常常从他的《人性的弱点》中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曾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

⑦还记得邓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⑧读书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从全文看,第②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6.揣摩第④节中“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这句话中“饥荒”的含义。(2分)

答:

17.说出第⑥节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3分)

答:

18.结合文意,说说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4分)

答:

参考答案:

15、(1)结构上,承上启下。(2)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比;(3)引起下文对重拾阅读精神必要性的论述。(3分。每点1分。)

16、(1)视野狭窄(2)精神乏力,思考乏力。(2分。每点1分。)

17、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滋养的重要性。(3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18、(1)要保持中华民族良好的阅读传统。(2)倡导阅读经典著作。(3)阅读经典能给我们精神的滋养。(4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2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为我唱首歌吧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18 13:18
13.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参考答案】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2分)。表现出6个孩子关爱同伴、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2分,“关爱、坚强”各1分)



14.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4分)



(l)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2分)

【参考答案】表现了孩子们期盼得到指导的心情很迫切。(答到“心情迫切”即可)



(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2分)

【参考答案】表现出孩子们为音乐会的极大成功而忘记了病痛、自豪快乐的情景。(“忘记了病痛”“自豪快乐”各1分。)



15.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

【参考答案】“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2分)“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2分,“失去听力”“长眠地下”各1分。)



16.第⑿段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其体回答。(3分)

【参考答案】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心都快要碎了”,表现出“我”内心无比的痛苦。(或: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到“今天”仍然感到内心震颤,表现“我” 极为感动的心情。)(答出内心感受1分,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2分。)



17.请用横线在③⑾两段中划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些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 由忧伤痛苦变得欣喜快乐(句子2分,心情变化2分)



18.请简要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围绕文本,谈出自己的一点感受即可。示例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我们要积极乐观,坚强不屈。示例二: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快乐王子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3 04:19
因为他看到了他的城市里的丑恶和贫苦.快乐王子不快乐的现实是:一个女裁缝没钱给发烧的孩子买橘子、一个写剧本的年轻人的手冻得无法写字、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小心把火柴掉进阴沟了,正在广场上哭、一座桥的桥洞里的相互搂抱着想使彼此温暖些的两个饥饿的孩子.
热门问答